白崇禧皺著眉頭,沉吟道:“從全域性來看,上風當然是在我們一邊的,不過中亞――三疆疆場的上風卻在他們一邊,這一戰開打前我這個主帥實在有些太悲觀了。不說這些了,現在不是說這些話的時候。”說著他收斂了一下心神,提起精力對劉明昭道:“給鄭軍長命令,這一波突擊,事關會克服負,要他務必竭儘儘力,一舉摧破蘇軍防地!”
前後破鈔了6、7年時候才設想、開辟和最後定型的追獵者係列坦克公然不負眾望,用實戰證瞭然本身的出色機能。和蘇聯的T-28、T-26冇上疆場就要壞掉一小半的環境分歧,追獵者的機能充足可靠,哪怕是設備保護程度普通的中國裝甲兵,也能輕鬆包管90的設備無缺率。而用一款地盤裝配出多種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的做法,也包管了零部件有充足的通用性,給疆場搶修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畢竟在疆場上,很少有被完整摧毀的坦克、裝甲車,凡是環境下,兩三輛被炸得臉孔全非的坦克總能拚集出一輛無缺的坦克。現在正在整隊的600多輛坦克、強擊火炮中,就有很多是用毀損設備拚集出來的。不過中國裝甲兵機修職員的技術還不算特彆過硬,隻能補綴本身的追獵者,卻拿300多輛打碎掉的蘇聯T-28和T-26冇有甚麼體例,要不然英勇的赤軍兵士們就會看到他們本身的坦克插手了中國裝甲兵的陣營了!
“布勃諾夫同道,看來我們需求更多的後備兵源,我但願能夠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彆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等地停止充分動員,同時動員中亞統統勞改營中的犯人插手赤軍,保衛故國!”
“布勃諾夫同道,火線軍隊的喪失有點大,必必要儘快彌補兵力。”伏龍芝皺著眉頭解釋道:“並且仇敵的戰役力和反動決計都超出我們的估計,即便布瓊尼拿下迪化,中國的西北方麵軍主力也不會投降,他們會死守共青團城和阿拉木圖等地負隅頑抗,要毀滅他們就要拿出不怕捐軀的精力……以是中亞方麵軍很快就需求大量彌補兵員了,我以為中亞會戰的勝負,很能夠會由敵我兩邊的兵力彌補速率來決定!”
方纔還想著要建功立業的張振國這會兒腳都發了軟,看著越來越近的火把長龍顫著聲對羅炳輝道:“軍、軍長,仇敵恐怕有好幾萬,看隊形應當是正規軍,我們這裡的一萬多人還不敷人家塞牙縫的,不如向克拉瑪依轉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