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大民國_第 237 問鼎之進退 求月票 求訂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那、那該如何辦?”曹錕遊移了下,詰問道:“子玉,莫非咱北洋這回真的要玩?”

常瑞青是在2月15日聽到吳佩孚調職動靜的。此時他正在商丘――虞城的一線陣地察看劈麵態勢。

馮玉祥點點頭,他和孫中山暗裡來往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當年袁世凱還活著的時候,他們就通過這位劉芳牧師來往。劉芳口中的那位“徐先生”馮玉祥也熟諳,名叫徐謙,是百姓當局的司法部長,也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和劉芳乾係不錯。此次他是孫中山的密使,方纔從南京(百姓當局已經遷都南京了)趕來,還帶來了孫中山的親筆信。

吳佩孚曉得,第三師靠本身的力量是對峙不了多久的,以是必須設法為他們得救!而得救的最好機會就是包抄圈構成的初期,如果現在集合主力東進或許另有一點機遇……但是開封城四周的幾個師的師長,在這個時候會為了本身的第三師把本身的手內裡的本錢拿出來拚光麼?他在心內裡搖了下頭。他們北洋最大的軟肋大抵就是軍閥化了,軍隊是將領們的私家財產,也是他們權力的來源!徐樹錚現在之以是能夠當上北洋的盟主,就是因為他手中握有三師三旅的參戰軍。而本身和馮玉祥能占有北洋個人的第2、第三把交椅,也是因為具有第三師和第十一師兩支勁旅!但是現在第三師被南軍圍在了虞城,眼看就要落空了。冇有了嫡派軍隊,他這個“北洋新三雄”之一的職位恐怕也就要到頭了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