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湖南那邊可不止張敬堯一支北洋軍,另有吳佩孚在那邊呢!這位吳大師長但是這一輪南北交兵中的名星人物,湖北、湖南兩省的護法權勢都是他的部下敗將,在馮國璋下達寢兵令之前,他已經批示雄師攻陷了湖南省中部的重鎮衡陽……汗青上的‘驅張活動’之以是會到手,就是因為他和馮玉祥放水,才讓譚延闓撿了個便宜。不過眼下的局勢,馮國璋還冇下台,吳佩孚這個直係大將再如何也要賣馮大總統幾分麵子吧?要他幫著倒張恐怕不輕易,除非有充足的好處給他。”
孫中山對常瑞青提出的這些要求,第一反應就是喜出望外了。眼下他不過有半省地盤和幾萬算不得精銳的粵軍、滇軍,即便能在常瑞青的支撐下將廣東一省全數掌控在手中,離一統天下的目標還遠得很呢!現在可不是猜忌功臣虎將的時候兒,像常瑞青如許的“天秀士物”,又帶著一省地盤和數萬精兵投奔過來,他當然是求之不得了,一個幾近是空頭的“副總統”,他又如何不捨得呢?即便是孫中山身邊核心圈子裡的人物,對常瑞青的要求也冇有一點貳言。
常瑞青本身則甘居副職。以期成為孫中山的交班人。考慮到我們的孫大元帥本年隻要53歲,並且身材非常安康,甚麼弊端都冇有。常雄師閥的這個要價彷彿有些虧損了……畢竟在此後二三十年內裡的變數實在是有些多啊!
但是坐在他劈麵的常瑞青和陳炯明二人卻都曉得,這位現在比北京的馮國璋、段祺瑞他們還要獨裁獨裁很多!就是現在,固然三小我都不是高低君臣的乾係,但是常瑞青和陳炯明還是能夠從孫中山身上感到一種高高在上的魁首氣勢。
孫中山微微一笑。看了常瑞青一眼:“耀如弟,我們不如讓競存再試一次吧?”
因為北洋當局對上你們是散沙,對上百姓也一樣是散沙,比如客歲底的‘反帝鬥爭’,北京的老百姓在中南海前麵連著遊行了多少天,每天都在謾罵馮國璋、王士珍、段祺瑞賣國,可他們最後還是冇有敢命令彈壓。就是過後捉了幾小我,也很快在天下群眾的壓力下放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