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的人如果能活下來,該有多好啊……”
在袁崇煥的眼中,高第實在是怯懦如鼠,畏敵如虎。比起孫承宗那但是天壤之彆,乃至連隨時籌辦逃竄的王在晉都不如。
袁崇煥正遠遠地瞭望著離寧遠城三十餘裡的覺華島。
但十三萬所向披靡的女真懦夫,竟然被一座小小的寧遠城和一個知名守將所阻。
此時,夜色如潑墨,但城牆上卻燈火透明、恍若白天。
肝火攻心之下,忍不住又吐了一口血出來。
覺華島是囤糧重地,昨日上午島上俄然火光四起,隨即便濃煙蔽島,應當是遭到了建奴的突襲。
高第此舉遭到了袁崇煥的死力反對,他乃至直接給天啟天子遞上了揭帖表示抗議。
袁崇煥身材短小,麵貌不揚,但藐小的眼睛當中精光凜冽,那種不怒自威的氣勢讓人不敢直視。
幸虧城上炮火鋒利,城下又深溝高壘讓女真雄師冇法闡揚騎射的特長,衝到城下的女真兵才漸漸地被軍民給擊潰。
“天……要亮了……”
兵士口中大聲道:“稟兵備,奉程同知命,共緝韃仔細作三人,逃脫兵士並民夫二十三人,細作皆已拷問授首,至於兵士民夫如何,程同知請兵備示下。”
他還想起了李如鬆、李如柏,想起了本身的弟弟穆爾哈齊和舒爾哈齊,連同被本身賜死的宗子褚英。
固然戰前袁崇煥曾經劈麵哀告高第不要出兵救濟,就想通過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兵略,讓闔城軍民氣無旁騖誓死抵當。
寧遠城就雄踞在遼西走廊中間,以城關為險,屹為形勝。東北首山遙遙相望,西南寧遠河經流入海。
寧遠城剛正如鼎,東西各長八百餘米,城牆高三丈二尺,有四座帶甕城的城門,城牆四角敵台向外凸起,架了十一門紅夷大炮。
但讓他冇想到的是,寧遠城這邊打得熱火朝天,在城池固若金湯,建奴死傷慘痛的環境下,擁兵十一萬的經略高第和山海關總兵楊麒真就穩坐高台,不肯發一兵一卒來救濟寧遠。
自二十五歲同一女真各部,每戰必捷的他,終究也要在光陰的背叛中敗下陣來了。
還直言不諱地說,作為寧前兵備道,他誓要與寧前共存亡。高第如果撤寧前兵,他就會方命固寧遠,以寧遠城來抵當奴酋的雄師。
喜好鐵蹄哀明請大師保藏:鐵蹄哀明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戰事剛停,袁崇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