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了此節的古德裡安笑了起來,頓時詰問道:“那東線凡是另有很多T-26和KV-1,那是甚麼價碼?”
“這些代價就不高,不過能夠和軍需處的人好好談。”科林伍德笑道,“您不曉得,那天個人軍群司令部裡還價還價的聲音亂糟糟的像個菜市場,我們師統統的坦克和配件都換成了T-34和呼應配件,還分外淘到了很多炮彈,代價便宜得讓人不美意義開口。現在我們師全套T-34,拉出去冒充俄國坦克近衛軍都夠格了,到時候您喊一聲衝鋒,我們就喊‘烏拉’,不對,還缺個政治委員作動員發言。”
“古德裡安固然狠狠給了我們一下,但實在並冇有擺盪我們的底子,反而透暴露它的衰弱本質――敵我兩邊的氣力對比在此戰過後不是惡化,反而是產生非常無益於我方的竄改。”德・拉甘明顯是操縱足了意大利人的諜報,用非常果斷的口氣給蒙哥馬利闡發起來,“參兵力對比來看,古德裡安手裡還不到5萬人,此中起碼有30%不太可靠的意大利人,在經曆北線意大利步兵被無情丟棄的變亂後,他們殘剩的戰役意誌可想而知。即便如此,敵我兩邊的兵力對比也是1:4;從坦克來看,德國人和意大利人的坦克共有不到500輛,我們固然蒙受了一些喪失,仍然另有近1200輛坦克,比例是2:5,考慮到古德裡安手裡的意大利坦克機能很差,這個比例可看作是1:3;飛機方麵古德裡安固然獲得了一些聲援,但兵力對比仍在1:2以上,我們仍然具有絕對上風。是以這仗並不是冇得打。”
究竟上T-34是一種很勝利的坦克,在德國長身管的4號坦克和豺狼出來前賽過統統德軍坦克,並且健壯耐操、毛病率低,是以霍夫曼靈機一動決定拿到北非疆場上利用,歸正敵手都是英美坦克不存在誤擊能夠,同時在占據哈爾科夫獲得本來蘇聯T-34的工廠以後,他決定將殘破的出產線搬家至斯柯達兵工廠持續出產整車和零件――希特勒看不上這些,他霍夫曼可不介懷。至於T26和KV1固然冇那麼勝利,但一樣能夠采納拿來主義的目標,T26能有效改革成自行高炮,KV1改裝105mm榴彈炮後襬脫了本來因為超重形成的高毛病率弊端,反而成為步兵打擊的利器。
自巴巴羅薩行動以來,東線陸連續續俘獲了很多T-34坦克,因為裝甲力量不敷,這些被俘獲車輛均被刷上鐵十字標識後留用。考慮到誤擊能夠,他們極少編入裝甲軍隊,普通隻用於伴隨步兵行動當作突擊炮利用,在利用中因為貧乏零件也不太珍惜,略有侵害便丟棄了,以是古德裡安對呈現在他麵前的完整T-34坦克編隊感到非常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