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十字_第十二章 休伊特的煩惱(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休伊特領到的號令就是帶領美國第34特遣艦隊,帶著102艘美國兵艦(包含29艘運輸艦)總計3萬餘名美軍從弗吉尼亞州的漢普頓錨地去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履行一場超越4500海裡的遠征。而篡奪奧蘭的任務則交給中路特混艦隊,計有近2萬美軍,由勞埃德?弗雷登德爾少將批示,由水兵準將托馬斯?特魯布裡奇批示英國水兵軍隊護航――因為這批軍隊8月初就運到蘇格蘭和北愛爾蘭,他們已在兩邊高層無數次辯論中度過了無所事事的2個月了。

對登岸負有任務的陸軍參謀長馬歇爾提出,既然謝爾曼坦克火力不敷,那就不能傻乎乎地一頭撞上去,必須先行整改。火炮專家已通過實例考證拿出了整改定見,謝爾曼坦克應當團體換裝M1型76mmL/52火炮,這類坦克炮利用M62型被帽穿甲彈時對500米和1000米外垂直鋼板的貫穿力彆離為116mm和106mm,對500碼(457米)和1000碼(914米)的30°(法線角)鋼板的穿透力則彆離是98mm和90mm,具有乾掉統統德國坦克的才氣。代價是解纜時候需求推遲40天,籌辦到1942年聖誕節前夕再展開火把行動。

考慮到英國人目前正在托卜魯剋核心與德國人對峙,急需坦克聲援,美國軍方不但扣住發往俄國的坦克轉而援助英國人並且還主動表示優先為英軍坦克換新坦克炮。但英國人對此毫不承情,表示他們用不著換坦克炮,隻需求美國人儘快解纜就好。

休伊特開端頭疼了,他也不肯意拿著擯除艦去鬥仇敵的巡洋艦。

7月份美英結合參謀長委員會又在倫敦停止兩次集會,最後在丘吉爾的建議下將作戰打算改名為“火把”,但願以此鼓勵民氣,並肯定由美國人艾森豪威爾中將擔負司令官,但除了司令官人選兩邊達成分歧外,時候和地點上的分歧卻更大。因為急於為北非軍隊得救,英國方麵建議以10月7日為目標日期,而美國方麵卻建議11月7日,最後羅斯福總統和了稀泥。要求登岸日期不得遲於10月30日。而關於登岸地點的挑選兩邊定見相去更遠――英方死力主張在地中海內的非洲北海岸登岸,以便能向******敏捷推動迫使德意軍回師,但美國方麵明顯不想為英國人火中取栗,便翻出6月間訂正的“體育家打算”初稿。以為登岸地點範圍在摩洛哥西海岸的卡薩布蘭卡才最公道。在華盛頓最酷熱的7、8兩個月間,休伊特的平常事情就是在兩邊無儘的辯論中度過,他感覺本身每天都需求發作一次才氣泄去那股知名火,隻可惜參會的人中就屬他的軍銜最低,想生機也找不到工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