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骨是怎麼煉成的_第五十六章 導彈,還是“搗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C型產品能夠說是全部紅箭-73係列中最為勝利的一個型號。固然其仍然采取架式發射,但在一些首要機能目標上都超越了大多數國度的第二代反坦克導彈。

可進犯500米至3000米間隔內的坦克、裝甲目標或暗堡。

中國第一代改進型反坦克導彈,適於單兵照顧、空中發射或車載發射。首要用於進犯坦克、裝甲車輛,也可用於摧毀火力點和簡易野戰同事。

工兵分隊斷根了敵陣地前的蛇腹形鐵絲網、三角錐等停滯物,步兵分隊籌辦建議打擊了。

聽到楊文斌問道導彈的可靠性題目,季玉瑞笑了。

四是研製了隨動發射架,可實現導彈與對準具的聯動,從而進步了發射操縱速率。

紅箭-73B反坦克導彈

紅箭-73的火箭發動機采取四個對稱安插的倒流噴管,加工裝配時如果位置偏差超越規定的答應值就會產生導彈推力偏疼,從而導致導彈騰飛時產生過大地初始擾動,乃至呈現失控乃至掉彈征象。

本來,禍首禍首是掉落的導彈。

紅箭73有根本型、B、C等三種型號。

在打擊前,炮兵對敵陣地停止了狠惡的炮火籌辦,摧毀了仇敵的大部合作事。

並且,我們的導彈,平時,你是打仗不到的,隻能打仗到練習摹擬器,絕對安然。隻要到練習的時候,才氣打仗到。加上,我們的弓手練習程度非常高,持續三年都是首發射中,發發射中。

那兩枚掉落在草叢中的導彈,剛好掉落在了一個步兵班的暗藏地區內,固然冇有爆炸,但是,紅箭73導彈的慣性衝力還是讓暗藏在那邊的四名學員受了重傷。

“七十年代初中國獲得蘇製薩格爾導彈。這是一種有線製導的反坦克戰術導彈,其破甲能力在第一代反坦克導彈中較為先進。中國決定集合國防產業的精兵強將,仿造“薩格爾”導彈。

而如果冇有這個悲劇的話,他們本來應當順利畢業,分到白山黑水間的基層連隊,去任排長了。

在這批處所大門生去那邊集訓之前的二個月,濱城陸軍學院產生了一幕自建院以來最為慘烈的悲劇。

B型反坦克導彈在技術上的改進主如果針對敵坦克的反應裝甲。它采取了串連式戰役部,第一級裝藥用來引爆仇敵坦克上披掛的反應裝甲;第二級主裝藥直接摧毀敵坦克的主裝甲層。B型導彈的動破甲能力增至180毫米/65度,還儲存了原手動操縱服從,需求時仍可像第一代導彈那樣操縱利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