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夢_第二十二章 國不知有民,則民不知有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威爾.海明一本端莊地說:“實在和東印度公司也冇甚麼辨彆……貴族和大資產階層是這家公司的股東,如許的人大抵有好幾千,大英帝國這家公司就是他們開的。小資產階層、中產階層、知識分子就是這家公司的辦理職員,如許的人有十幾萬。科斯佩爾和傑森你都算是辦理職員中的一員,而我這個被英國陸軍撤職的不利蛋不曉得還能保持多長時候的中產階層餬口?或許很快就要淪為無產階層的一員了。

傑森,你是一個科學家,不是一個甲士,以是你不會明白兵戈是如何一回事的。”

“真的,14年專利……不,天哪!這真是一個巨大的發明,傑森,你曉得這個硫化橡膠能做甚麼嗎?”科斯佩爾.威廉臉上都是粉飾不住的鎮靜神采。

再說這個英國有甚麼好愛的,當局每年有9000萬英鎊的財務支出,還具有北美、澳大利亞和印度的廣寬殖民地,可就是不捨得拿出幾個小錢來佈施窮戶,就曉得用來兵戈,實際上佈施貧民真的花不了幾個子兒。英倫三島隻要兩千多萬人,‘多餘’的人丁約莫在150萬到200萬之間,而北美和澳大利亞那邊可空曠得很呢。他們能花幾百萬英鎊和中國兵戈,為甚麼就不能花一樣多的錢把多餘的人丁送去加拿大種地?”

“英勇?我可不這麼以為。”威爾.海明嗤的一笑:“傑森,你曉得嗎,當年和法國天子(拿破崙)兵戈的時候,英國當局最頭疼的事情就是募不到兵!嗬嗬,美國獨立戰役的時候,大英帝國一樣募集不到充足的兵士,最後隻能費錢去黑森雇傭德國人幫著兵戈。你感覺這個國度的群眾有多愛國?”

在1839年10月1日,英海內閣以商務受阻及大英帝國子民民生命遭到威脅為來由,作出調派艦隊去中國海的時候。那些應當曉得“有國”的英國勞動聽民在做甚麼?

朱濟世從寫字檯抽屜內裡取出一疊檔案――都是專利證書,從中取出了硫化橡膠的專利證明書遞疇昔。

很明顯,1840年代的大清朝就是一個不知有民的國,但是1840年的大英帝國,真的能算國知有民,則民知有國嗎?

聽了威爾.海明的這番話,再加上這些日子朱濟世在倫敦和曼徹斯特的所見所聞,此時他的腦海內裡已經起來化學反應――威名顯赫的日不落帝國本來不過如此,光輝鼎盛的維多利亞期間,比起大清朝彷彿強的有限。在眼下這個期間,中國和西方之間的差異,實在並冇有拉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