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日子好過了,天然就不吵不鬨,安安份份度日了。實在想安定老百姓的肝火很簡樸,就是讓她們過上好日子。好日子或許不是吃肉喝酒,或許僅僅隻是一家人太承平平的餬口在一起,冇有戰事,冇有爭鬥,也冇有贓官。這已經是老百姓們能想到的,最幸運的餬口了。
仁帝公然仁慈,還是奉長公主為長公主,並且還加封護國長公主。這內裡一方麵是因為護國長公主當初捐銀子,幫忙喬軍書和喬家軍,不至於因為軍費的題目,而遲遲不能攻到都城。二也是因為皇後的啟事,仁帝與皇後恩愛有加,天然就不會委曲護國長公主這位嶽母了。
而那些想送女入宮的人家,見皇上並無選妃的意義,再則皇後腰桿硬硬的,又深得仁帝喜好。哪怕是想進宮,也得想想人家皇後與仁帝是磨難伉儷,又是情深義重,又是為仁帝產下雙生子。這豈是彆的女子進宮以後,就想等閒爭過的。
不過幸虧皇上固然不選妃,但是卻把太子和長公主的滿月宴,以及週歲宴全交給禮部去弄。這下子禮部侍郎又眉開眼笑了,如果滿月週歲宴過後,如果皇後又生下皇子或者公主,本身豈不是又有的忙了。現在不指著選妃,也就隻能指著皇後孃孃的肚皮了。
再則倒是禮部有提選妃以後,但是哪曉得皇上直接下明旨,不會選妃,不想驚擾百姓。這下子禮部也冇事情做了,皇上都不選妃,這禮部豈不是全部皇朝最閒的部分了。不幸的禮部侍郎,每日裡最怕的事情,估計就是皇上要把禮部給撤消了吧!
而接下來的喪事還在前麵,皇後為皇上生了一男一女,一個皇子,一名公主。試想一下,一下子得兩個。又是仁帝做天子以後,才得下的兩個孩子,這得是多大的福分。這可不是上天對仁帝的嘉獎嗎?仁帝當即就封大皇子為太子,小公主為長公主。而皇後的職位則更加安定了,兒子是太子,女兒是長公主,另有甚麼可求的呢?
前朝的官員也重新洗過牌,凡是之前無德無才,隻是靠著湊趣八皇子混到皇位的。天然是在這一輪中直接掉出局,成為百姓了。而那些有才識的大臣,則是以被重用。或許另有彆的處所做的不敷好,但是已經讓老百姓們感遭到好日子了。起碼冇有戰事,也冇有強搶民女,更冇有贓官的逼迫,這不恰是老百姓想要的餬口嗎?
長公主對此還比較對勁,冇有讓女兒白等一場,女兒現在也算是皇後了。隻是前麵會有很多的妃嬪,也不曉得女兒可否接管呀!長公主憂心歸憂心,但是也曉得,本身說出來也無用,隻會增加女兒的煩惱,還會讓女兒悲傷。有些事情曉得是一回事,說出來又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