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到壽春府,陳卞已向新朝宣誓儘忠,今後隻用建炎年號,對江寧雷霆一擊公然震攝住兩邊奉迎,擁兵自重的鼠輩,不費一兵一卒便光複壽春府,究竟勝於雄辯,韓世忠信賴本身是對的,幾主要勸服梁紅玉,梁紅玉皆稱病躲開,氣得韓世忠痛罵她是頭髮長見地短,分不清孰輕孰重的蠢娘們,要耍婦人之仁快去嫁人回內宅耍去,彆在外頭礙著爺們做大事。
盤點宮女時,獨少唐寅所說的內應李鶯,梁紅玉更肯定柔福帝姬已經順利逃脫。
大墳包旁有一處獨立的墓塚,墓塚前立著一塊桃木削成的墓碑。
「求人不如求己,待宰不如宰人。」
大楚冇了,秦檜與秦家仍在。
夏季正值農忙之際,村內空蕩蕩地不見人蹤,到處破瓦頹垣,各處汙血,蒼蠅橫飛,滿滿的暮氣,如許的風景兩人見過太多。
「朝廷不發足餉,軍士們如何肯用心殺敵,當初江寧百姓如果呼應今上抗楚,怎會落到這步地步。」
梁紅玉心頭一熱,手往腰際一伸,劍尚未拔出,兩臂便人製住,韓世忠將人今後拖。
交戰多年,韓世忠與梁紅玉皆知這代表著甚麼,同時皺了皺眉頭。
兩人對看一眼,一前一後駕馬過了桃花橋,進入村裡一探究竟。
劉光世領軍入城清除殘存的叛軍,按例放縱軍士三日做為犒賞。
從這塊石碑,兩人幾近能肯定此處便是桃花塢,桃花庵詩裡桃花仙居住的人間瑤池,為何會變得如此模樣?搏鬥村莊的人不成能替村民收屍,那屍身又去了那裡?
並非針對韓世忠,純粹有感而發。
定見呈現分歧,多說無益,韓世忠頭一次感覺梁紅玉與他離心,並肩同騎卻形同陌路。
梁紅玉不再跟他吵,接下運送柔福帝姬棺木回朝的任務。
「吃飽冇事乾才造反,伯虎掙錢、囤糧、招募私兵隻是不想被人當作牲口,包成人肉餛飩。」
朝梁紅玉噴了個鼻哼,揮手召回禁軍。
「還不識你們這些爺兒闖的禍,拉壯丁,搶錢、搶糧,搶小娘皮,搞得民不聊生。」
韓世忠試圖讓梁紅玉瞭解朝廷的苦心,梁紅玉卻聽不出來。
字是一刀一刀描畫,並不工緻,粗糙鑿痕上塗抹鮮血,可見立碑民氣中的悲忿,誓為雙親複仇的決計。
老百姓活著圖個溫飽,能有老婆、孩子、熱炕頭就是祖宗保佑,朝廷不給兵器不給支撐,平白無端要他們冒死過於刻薄,最後竟然強冠投敵的罪名,以此為名放縱軍士為惡,這類朝廷不如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