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李鶯思慮的空間,追著說:「唐公子品德高貴,誌節狷介,見不得世上的不公義,江寧士子以他馬首是瞻,王爺也得給他幾分薄麵。」
越想越心寒,卻還是抱著最後一絲的胡想,信賴人倫本性。
死也要當一個明白鬼。
「感謝姐姐以誠待我。」
這場戰必必要打,最好是媾和後金兵懺悔,殺得大翎軍士丟盔棄甲,主戰派纔有來由逼皇上讓賢。
小婢笑著收下。
「若姐姐都不成信,mm真不知該信誰了?」
她恨出身貧賤,又是女兒身,空有過人才乾,讀遍四書五經,順手便能寫治世經國的策論,卻僅能倚樓賣笑,腹中詩書不過是掙得更多財帛的斑斕擺飾。
究竟令李鶯的心寒到透頂,人道何其無私,李綱竟為了保住權位變更軍士殺了她,殺出一條血路,讓她得以苟活至今的人,倒是李綱的死敵。
幾個時候後,江敏兒回到夜心閣。
「她如果再返來,奴婢就作主說女人不在?」
「多嘴,給我出去。」
「我一個弱女子,一無技藝,二無家門可依托,如何抵當滿城的兵士,又能躲到何時。」
在最危急的時候收留她一晚,不在乎與康王反目,李鶯打動到無以複加,不想給江敏兒帶來困擾。
倘若唐寅早發光個一年,江敏兒會舍康王而就唐寅,像小金靈那樣扯下臉尋求唐寅也無妨。
有他悔怨的時候,而這個時候到了。
康王說得對,搬除李鶯這顆礙事的大石頭,李綱才氣聳峙不搖。
「我和唐公子非親非故,他會情願幫我?」
江敏兒將李鶯扶起:「分外的話就不消再說了。」
不曉得為甚麼父女相認,會殺成一片血海?
小婢委曲咬著唇,在分開前偷偷瞪了李鶯一眼,護主之心展露無遺,李鶯一看便知江敏兒有難處。
江敏兒倔強要李鶯收下。
江敏兒攔住李鶯說道:「莫要打動,留得有效之身,以待撥雲見日之時。」
趕走李鶯,罔顧仁義,置一個女子於水深熾熱中,如何說李鶯也曾風景一時,尋求者眾,唐寅少不了被罵個狗血淋頭,憐香惜玉,為紅顏敢為天下敵的風騷才子,隻是虛有其表的欺世盜名之徒,變成文人圈裡的大笑話。
等江敏兒嗯了一聲,小婢放下肩上的重擔,靈巧下去籌措給李鶯的吃食。
在李鶯崩潰前,江敏兒問道:「今後有甚麼籌算?」
將滿腔迷惑奉告收留了她,足智多謀的江敏兒,江敏兒承諾會向康王刺探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