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錢徒弟的300孔洋織機已經完成了一大半,胡楚元就和他問道:“能仿形成嗎?”
華衡芳道:“我們格致學院裡有幾個精通數學的,也有學過西洋繪畫的,也有家裡是織絲的,都沾邊的人卻隻要一個叫沈茂才的,算數功底不錯,家裡是姑蘇的老織戶,應當對織絲懂一點,可他必定冇有打仗過這類洋式織機。”
從徐潤手中買下同文書局後,胡楚元就已經開端完成了他對江南西學館的籌辦事情。
華衡芳告急回格致書院一趟,很快就將那幾個門生帶了過來,都隻要十七八歲,總計四小我,內裡隻要沈茂才一小我懂織機,可他也是第一次見到這類洋織機。
聽到這話,胡楚元也就放心了。
這兩個大徒弟少說也做過幾千架織機,詳細該如何造,他們比他清楚。
有他這話在,甚麼人都好請。
從愚園分開後,他就直接去同文書局,和書局的總編徐鴻海先生洽商,做一個商討,將同文書局改名為江南書局,下設江南印書館和江南報業公司。
仿造若瓜德是胡楚元眼下最緊急的事情,為此,他親身登門纔將華衡芳和徐壽請過來,一起研討這類手動機器。
海內的江南製造局和福州船政固然都有小鐵廠,乃至連蒸汽機都能造,遵循若瓜德的模型翻製模具出產,那也不難,可貴是代價一定就比入口的便宜,質量更冇有保障。
華衡芳道:“那也行,我歸去就和他說一說,看他願不肯意過來!”
胡楚元還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聰明人,他並冇有想到,徐潤那番聽起來很暴虐的話裡,實在埋冇著很深的玄機,隻是他本身冇有聽出來。
有人織絲就有人買織機,那也就有人專門造織機,蘇杭一帶,專造織機的妙手很多,柳成祥請的都是蘇杭兩府最好的名匠,大師一起合力揣摩。
胡楚元此時隻要兩個挑選,要麼是不進入這個財產,要麼就是硬著頭皮讓洋人宰一刀,就算擠出去也彆希冀贏利。
胡楚元轉念一想,光是一小我搞繪紙必定不可,他就讓華衡芳多找幾個數學功底好的,現來現學,再找教員練習他們的西洋畫根底,彆的再請兩個法語舌人,幫手翻譯法文質料。
胡第宅的西堆棧本來用來堆放雜物,胡楚元返來以後就將這裡改建一番,成了一個很潔淨的織坊,內裡放著七台若瓜德法度織機,木造100孔型和200孔型各一台,鐵造100孔、200孔、300孔、600孔、1200孔各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