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宋武功_五代宋初汴梁皇宮格局 摘抄 ,供參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萬竿,引流其下。宮之右為佐二閣,曰宴春,廣十有二丈,舞台四列,山亭三峙。

後苑東門曰寧陽,即宣和門,明道元年改。苑內有崇聖殿、太清樓,其西又有宜聖、化成、即玉宸殿,明道元年改。金華、西涼、清心等殿,翔鸞、儀鳳二閣,華景、翠芳、瑤津三亭。

正南門內正殿曰大慶,東、西門曰左、右太和,宋初曰日華、月華,大中祥符八年改今名。

邇英閣,在崇政殿西南,蓋侍臣講讀之所也,與延義同,景祐三年賜名。

閣東西有嘉德、延康二殿,前有景輝門。

福寧殿即延慶,明道元年改。

正衙殿曰文德宋初曰文明,雍熙元年改今名。熙寧間,改南門曰端禮。

次西有皇儀殿開寶四年,賜名滋福,明道元年十月改。,又次西有集英殿舊名廣政,開寶三年曰大明,淳化間曰含光,大中祥符八年名會慶,明道元年十月改今名。宴殿也。殿後有需雲殿舊名玉華,後改瓊華,熙寧初改今名。東有昇平樓舊名紫雲,明道元年改。宮中觀宴之所也。

東西有門曰左、右昭慶。觀文殿西門曰延真,其東真君殿曰積慶,前建感真閣。又有龍圖閣,下有資政、崇和、宣德、述古殿。天章中間有群玉、蕊珠二殿,後有寶文閣,即壽昌閣,慶曆元年改。

蕭閒館、飛岑亭。支流彆為山莊,為回溪。又於南山以外為小山,橫亙二裡,曰芙蓉城,窮極奇妙。而景龍江外,則諸館舍尤精。其北又因瑤華宮火,取其地作大池,名曰曲江,池中有堂曰蓬壺,東儘封丘門而止。其西則自天波門橋引水直西,殆半裡,江乃折南,又折北。折南者過閶闔門,為複道,通茂德帝姬宅。折北者四五裡,屬之龍德宮。宣和四年,徽宗自為《艮嶽記》,覺得山在國之艮,故名艮嶽。蔡條謂初名鳳凰山,後神降,其詩有“艮嶽排空霄”,因改名艮嶽。宣和六年,詔以金芝產於艮嶽之萬壽峰,又改名壽嶽。蔡絛謂南山成,又改名壽嶽。嶽之正門名曰陽華,故亦號陽華宮。自政和訖靖康,堆集十餘年,四方花竹奇石,悉聚於斯,樓台亭館,雖略如前所記,而月增日趨,殆不成以數計。宣和五年,朱勔於太湖取石,廣數丈,載以大舟,挽以千夫,鑿河斷橋,毀堰拆閘,數月乃至,賜號“昭功敷

兩掖門曰東、西上閣,東、西門曰左、右嘉福宋初曰左、右勤政,明道元年十月改今名。大慶殿舊名崇元,乾德四年重修,改曰乾元,承平興國九年改朝元,大中祥符八年改天安,明道三年改今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