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蓮花的每一瓣花瓣兒,都是片片相接、矯捷可動。而‘天女散花’一式,就是要將它們轉化為,九九八十一瓣兒的花片暗器,收回劍外,分頭攻敵,待到功成身退後,再重新組合完整,還是收回劍內......”
阿梨身居國公府多年,深知他的諸多難堪之處,便趕緊轉移開了話題道:“但願李誠,不會有甚麼大礙吧——也難怪公子不捨得用旁人替代,這些年來,他的確是要比當初的李墨,勤懇很多了。”
因而,獨孤遠峰長長地歎了一口氣,從桌子上拿起了天雨劍,遞向她道:“阿梨呀,你先把我傳授給你的,那一百式‘天女散花’劍法,全數演練一遍,讓為師瞧一瞧打量。”
第七式,孺子拜佛(山茶花);
“是,師父!弟子必然不負師父的厚望,鍥而不捨、永不言棄,爭奪早日練成以後,更將我青山派的武學精華,繼往開來,發揚光大。”
阿梨習練天雨劍多年,卻從未發明這一點兒,便趕緊舉劍細觀此處,見其平整、光滑得,還是看不到涓滴的陳跡;再用手指悄悄地觸摸,也一樣感受不出有甚麼關鍵的存在。
獨孤遠峰點頭欣喜地一笑,表示阿梨,將它掛到了兵器架上,這才非常含蓄地教誨她道:“阿梨呀,既然‘飛去來器’都能夠做到收放自如,魂牽、魄引,那麼‘天女散花’一式,也應當一樣能夠美滿地達成。而你此後,就要代替著為師的未竟之業,不懼挫敗、迎難而上地持續求索,直至達成以後,仍然還要百尺竿頭,進步不已纔是啊!!”
“師父,若依弟子之見呢,這‘天女散花’一式,其獨一可行的體例,就是在運功之初,便須把握好適合的角度和力度,使其統統的花瓣兒,都依循著必然的弧線軌跡,分離收回,如此各自擊中了目標後,方能持續著本來的弧線,迴歸原位。”
“唉,那是因為,這最後一式的‘天女散花’(藍蓮花),並非為師所初創,而是出自於淩霄夫人的奇特設想。它的奇妙用法,就連為師至今也未能參悟。”
“是,師父。”
第二式,君臨天下(蘭花);
第五式,富甲一方(牡丹花);
阿梨不由得遵守著他的描述,瞑目遐思那“天女散花”一式,發揮之際的奇妙氣象。起先,唯覺浩大壯觀、光彩萬丈,甚為繽紛殘暴;孰料緊接著往下,環環推演其詳細的步調,便越想越是頭暈目炫、心浮氣躁,很有練功不慎,走火入魔的前兆,遂不得不當機立斷地停止了臆想,運功調息了頃刻,方纔安定了血氣,回過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