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歲嗬嗬笑道:“敢問將軍,覺得他有何圖謀?”
在那掀起蔽日煙塵、如似汪洋大海,充滿遠近野上,驚飛起不知多少鳥雀的唐軍部中,一杆杆唐軍大將的軍旗迎著風颯颯招展。張夜義按著城樓的扶欄,眯著眼,細細辨認,——瞥見了李世民的大纛,瞥見了“左領多數督”、“右領多數督”的將旗,柴紹、長孫順德、史大奈、侯君集、梁實等等各部唐軍的旗號儘在其間。唐軍,竟然是主力畢至,傾巢來攻?
……
此是欲以雷霆之勢,攻拔昌寧!
上萬唐軍兵臨昌寧城外。
接住李道玄的話,向李世民進言之此人,年三十餘,麵龐端方,白麪長鬚,身材魁偉,策馬而行,既有文臣的書卷氣,又不失武將的嚴肅,乃李世民行軍大元帥府的司馬殷開山。
……
從沿著河穀隱蔽行進的這支唐軍上頭,轉向東北方向,掠過黃河、掠過定胡渡口、掠過呂梁山脈,在落日的餘暉下,從定胡縣、離石縣,一向向東北,約三二百裡外,便是晉陽城地點。
軍報上書:“李世民統唐軍主力,圍攻昌寧,守勢甚猛,李善道分兵五千往援。”
楊伏念笑道:“陛下聖明。介休若失,隰城孤懸汾水西岸,就成孤城。張倫此親率兵往援介休,明麵上看是救濟介休,實際上也是在救他的隰城,有何可疑之處?尉遲將軍誠是多慮。”
殷開山名“嶠”,開山是他的字。
聞得劉武周扣問,鬱射設微微點頭,操著一口流利的漢話,說道:“可汗高見,唐軍此舉,確在預感當中。不過以俺之見,既然唐軍已先攻漢軍,可汗似宜不該隻是坐視。介休、靈石,至今尚未霸占,何不趁此良機,可汗增兵派援,一舉奪下介休、靈石?如此一來,既可穩固晉陽,又可候唐、漢兩敗俱傷以後,馬上便能得從靈石南下,乘勢進取臨汾、絳郡諸地。”
對岸百裡外,是西河郡的郡治隰城縣的縣城。
“君璋,冇想到你也是把細之人啊!”劉武周醉醺醺的,調笑了苑君璋一句,說道,“好吧,待酒宴散了,明天,朕就遣派標兵,刺探張倫真假。”將宮女攬回度量,舉起金盃,“本日歡宴,軍務之事,不需多說,敗人興趣。設大人、卿等舉杯,我等痛飲此杯!”
落日餘暉灑在黃河上,波光粼粼,彷彿為雄師鋪就一條金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