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多時,暮色將至,王君廓、董法律兩部已是較著本日攻不下城,李善道乃不再多看,傳了道號令:“再攻半個時候,撤兵還營。”離坐而起,下望樓去也。
下得望樓,諸將簇擁李善道,馳馬還回營中。劉黑闥等將各有營地,將李善道送到帥營轅門外,行個軍禮,各自辭去。屈突通現尚未獨領一軍,——隨他投降的驍果,被李善道分給了高延霸、高曦、蕭裕、秦敬嗣、黃君漢、董法律、薛萬徹等營,因他跟著李善道住在帥營。
先是軍報從西呈至,報稱圍攻昌寧的唐軍裁撤了李世民大纛的假裝,打出了此部唐軍真正主將,宇文歆、李靖、杜君綽、鄭仁泰等的將旗,並果如李善道、屈突通、劉黑闥等所料,從昌寧城外撤了圍,穿過姑射山南麓,出文城郡界,轉向臨汾縣城進發。
“救濟霍邑的話,又有兩個能夠性。一則,這支唐軍或許會東進,轉攻臨汾,以迫使我攻霍邑之部分兵回援,或者乾脆迫使我軍回師,從而解霍邑之圍;二則,也有能夠會北還龍泉郡,然後再從龍泉郡向東,直接開到霍邑城下,來救濟霍邑。這兩個能夠性,前者是攻我必救,後者是與我軍堂堂正正地在霍邑對戰。我以為,這兩個能夠性都不能解除,都是存在的。
大變當時,想到屈突通等諸將此時多在身邊,李善道趕快將竄改的神采壓住,若無其事地將這道軍報看完,順手摺起,揣入懷中,輕描淡寫地說道:“前令玄成選調得力吏員三十人,遣來河東,接辦已克諸郡的民政諸務。玄成的回書來了,很快他就能選調完成。”
王君廓低著頭,眼往上視,神態恭謹,卻偷覷李善道神態,說道:“大王,臣與蕭柱國同,也是見大王多瞧了臣幾眼,故而大膽,冒昧隨劉公、蕭柱國還來求見。”
卻翻開後,纔看一眼,他神采頓時大變。
他又看了稍時沙盤,下達號令:“檄令沐陽,嚴守城防。攻昌寧之唐軍,若轉攻臨汾,恪守待援。”頓了下,又令道,“龍泉郡現另有薑寶誼等部駐紮,汾西亦需嚴守,一樣傳令與之。”
河東地界,特彆臨汾、文城、西河等郡的地理情勢,李善道早是爛熟於心,不過出於慣性,他還是起家下到帳中,到沙盤前,負手張望,一邊看,一邊說道:“眼下來看,唐軍攻昌寧,是疑兵之計,既為哄我軍,也為哄劉武周。於今李世民率其主力,呈現在了晉陽,則他這條疑兵之計的任務就已宣佈結束。以我度料,攻昌寧的這支唐軍,應是很快就會撤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