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_第四十三章 王宣德誇讚好漢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第二天一早,李世民親身督軍,出兵萬人,佈陣野上,向劉武周應戰。昨日被李世民衝鋒一陣,劉軍士氣已落,本日李世民應戰,若再不該戰,士氣必將更低。劉武周遂亦出兵萬人,列以堅陣,與唐軍對峙。但是,非論李世民如何搦戰,因為唐軍的真假尚未搞清,劉武周聽了苑君璋的勸止,卻都冇有接戰。兩邊隻鄙人中午,小範圍地鬥了一場,劉軍稍挫。

宋金剛在晉陽城表裡,安排的有大量細作、標兵。

這一下子,萬餘人的長長步隊,頓時墮入被動,鼓譟大亂。

仍如前文所述,這平遙縣境內,有一大湖,即蒿澤。

卻尉遲敬德等遭伏之地,離霍邑城亦二百裡高低。故動靜次日入夜未久,漢軍標兵已然報知。

且不必多說。

休整一夜。

尉遲敬德當機立斷:“唐軍忽至,敵情不明,若李世民果另有後續兵馬,隻靠晉陽現有之我軍兵力,難以抵擋。當下之計,須當奉從聖上之旨,敏捷整備兵馬,回援晉陽!諸位,俺意已決,趁張綸部還冇有到介休北設阻,當即揮師北上,務必搶在張綸部阻我部前,還至晉陽!”

湖水浩大,陽光刺目。

宋金剛閱畢求援書,撫須沉吟,衡量利弊。

便給尉遲敬德等的軍令,以及給宋金剛的求援書夤夜送出。

王宣德讀時,開初臨時罷了,讀到尉遲敬德力挽狂瀾時,亦不覺是心潮彭湃,讀罷過了,忍不住拊掌,讚了一句:“好個尉遲敬德,宋柱國說的不差,當真一條豪傑!”

思忖半晌,考慮到李善道與劉武周定了有盟友的乾係,則劉武周乞助,不好置之不睬,他遂作出決定,決定先派一支精銳前鋒馳援晉陽,以示盟好;至於本軍主力,卻以“需時調集”等等為由,臨時不動,比及李善道的令旨下達到後,再遵循李善道的號令進一步行動。

到至傍晚,各自鳴金撤兵。

帳中一人聞言不樂,奮然起家,挑眉嘲笑,說道:“參軍說的,這叫甚麼話!”

苑君璋彌補了一個建議,說道:“陛下,宋金剛部現駐在平城一帶,距晉陽二百多裡罷了。陛下與漢王今係締盟共取河東,且宋金剛與大王熟悉,何不召他率部前來助戰?宋金剛驍悍知兵,其部精銳敢戰,若能及時趕到,可大大加強我軍氣力。唐軍縱仍有後盾,不敷為慮了!”

唐軍或許另有後續兵馬。

一語驚醒,劉武周拍了拍額頭,說道:“子英說的是!還真有這個能夠!”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