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_第十三章 月下憶往籌日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說來話長,是喝完酒後,徐世績、單雄信又找翟讓說話,說了半天。

能夠說,這類話是李善道現在最怕聽到的話。

但“說不定也還能在瓦崗乾出點事來”這個新的深思,卻想來輕易,真要做到就冇那麼易了。

天微微亮了。

這麼個環境下,固然瓦崗寨的義兵,因為徐世績的建議,不如何在東郡掠民,可這隻是現在,今後呢?莫非東郡竟然能在這麼個亂世中,成為一方桃源,一向不受大的賊害?

主如果兩個啟事。

秦敬嗣也冇詰問,讚了一聲:“之前在縣裡時就已傳聞,徐大郎是翟公的左膀右臂,今上山的光陰雖尚不長,但先是跟著二郎進山時,那些個寨裡的頭領、嘍囉們,一聽咱是給大郎送家書的,便無不禮敬、客氣,這又慶功酒散了,大郎與翟公說話到這麼晚,看來確是如此啊!”

他最早揣摩的是,不錯,隋末是亂世,改朝換代、性命如草的時候,但瞅著李家眼下的日子還能過,那要不就先等等?最好能等個機會,奔去太原尋投李世民,這豈不是應對“俄然身處此個期間”之此大變的最好體例?但不久後,他就被迫竄改主張,不得不放棄這個籌算了。

蚊子嗡嗡嗡的又來叮咬,拍時仍未拍到,又白白地打了本身一巴掌,他收回了關於李世民的思路,搖了點頭,又想道,“有道是,‘鹹吃蘿蔔淡操心’,他媽的,我現就是瞎操心!李淵、李世民起不起事,與我又有何乾係?早前揣摩著等遇有機遇,便去投李世民,於今想來,那也是天真!卻我此身,小家小戶,既非大姓名族,也冇有甚麼部曲人馬,而實就是李淵已經起事,隻怕若去投時,也不會被獲得看重,最多為其帳下一小兵,不定啥時候就死在疆場上了,和被楊廣召為勞役、被賊害了有何辨彆?

高醜奴是個冇苦衷的人,早晨又喝了點酒,亦是倒地便就睡著。

想到徐世績,不由地又想道,“要提及來,我這投瓦崗,固然不是我最早做出的挑選,可今看之,卻委實是比我早前阿誰投李世民的天真動機更加靠譜。徐大郎厥後不恰是投了李世民麼?我本來未第一個想到投瓦崗,此中亦有我與徐大郎不熟的啟事,而下我看他對我的觀感已有竄改,不似十幾天前我剛到瓦崗時對我的冷淡。那我便好好地在瓦崗乾下去,將來他投李世民時,我跟著一起不就成了?他媽的,說來不好聽,可這也是‘曲線救國’了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