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_第六章 張鐵叉遇劫奉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船客貨兩用,長一二十丈,能載人數百,裝貨致千石,單隻操船的船工就稀有十。

钜商還要再說,被他拽著胳膊的那小奴驚嚇說道:“阿郎,強盜要攀船了!”

半晌工夫,船麵上死傷一片,血流成河。

開皇十年,隋滅南陳兩年後,江南發作了一次兵變,固然被安定了,可此次兵變涉及甚廣,幾近是江南各地俱叛,平叛的過程長達一年,遂為加強對江南的節製,隋文帝於開皇十八年,下了一道詔令:“其江南諸州,人間有船長三丈已上,悉括入官”,以為船長三丈以上,便能夠聚結奸黨,因禁江南民船不能太大。但是這道詔令,正如文帝在開皇十五年所下的那道“收天下兵器,敢有私造者,坐之。關中、緣邊,不在其例”的詔令一樣,所限定的隻是部分地區,即江南地區的官方船隻之大小,對北方的官方用船並無大小之限。

那钜商把他的保護也都構造起來,亦分守在了船兩側。

這黑臉大漢的回話甕甕道出:“俺韋城李二郎家下奴高醜奴。”

通濟渠西北起滎陽境內的板渚出黃河,東南達江都郡北界的盱眙。

從船尾處上來的餘下那幾人,已跟著殺到。

江都郡就是揚州,大業初年,楊廣改州為郡,揚州隨之改名為江都郡。

“慌甚麼!莫說賊尚未上船,就已上船,也無甚可慌,賢東主儘管觀俺們殺賊就是了!”張鐵叉的勇武,那在梁郡是赫赫馳名,想是翟讓,都數次招攬他,可見其勇,他一點也不鎮靜。

駕漁船的漁民都是沿岸駕船的好把式,漁船靠近了大船後,一邊能夠保持與大船充足近的間隔,一邊又能包管不被大船撞到。

張鐵叉卻不肯要,說道:“俺立品江湖,信義為著。說好多少報答,便是多少報答,一個白錢也未幾要你的!”——“白錢”,是楊廣鑄的新錢,因錢色發白,得此俗名。

鐵叉墜地,張鐵叉撲身栽倒。

不待他請,張鐵叉已至。

黑臉大漢是個好大漢,張鐵叉也是個好豪傑!

當下的造船業已是相稱發財,今上,即楊廣又大耗民力,開鑿了通濟等渠,向洛陽運送天下糧貨,故北方水道上所用之商船、民船,大噸位的常可見之。

張鐵叉雖不低,按後代身高計量,約一米八高低,比這黑臉大漢還是低了一頭多,忙舉鐵叉抵擋。不料鐵鐧沉重,鐵叉的柄應之即斷。張鐵叉待側身閃躲,已不及矣,挾帶風聲,卷蕩半空未散儘的灰塵,鐵鐧砸落,直如泰山壓頂,哢嚓一聲響,張鐵叉的腦袋被砸了稀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