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峰歎了口氣,說道:“唉,這到遼國去千裡尋親,談何輕易。空口無憑,大遼的皇室又怎會等閒認我作親戚。”
(這一章是本回書點題明旨的章節,並且借東方教主之口,再次點明全書的大旨,“正邪胡漢,亦真亦幻。恩仇榮辱,儘歸灰塵。”喬幫主還對東方教主許了一個約,背景音樂最好是張傑/林豪傑演唱的:“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遇見她,如春水映梨花。揮劍斷天涯,相思輕放下;夢中我,癡癡牽掛;顧不顧將相貴爵,管不管萬世千秋,求隻求愛化解,這萬丈塵凡狼籍永無休……”小弟持續恭迎各位書友的點擊、保藏、投票,感謝大師!)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晌不語。
喬峰不解道:“東方兄弟,你,你這話是甚麼意義?我如何聽不明白。”
東方不敗道:“我想智光大師寫在地下的那幾句話,倒也很有事理。‘正邪胡漢,亦真亦幻。恩仇榮辱,儘歸灰塵’這十六字,尤其精煉。實在那帶頭年老是善人也好,是惡人也好,你是漢人也罷,是契丹人也罷,又有甚麼彆離?大師各有各的親朋老友,自有自的一片六合。固然你疇昔在大宋江湖中結識的朋友們紛繁離你而去,視你作仇敵,但你在大遼另有很多親戚,你到雁門關外保不齊能交到更多意氣相投的老友。依我看呐,中原武林的恩仇榮辱,你今後就再也彆理睬了。”
東方不敗卻點頭道:“漢人是人,契丹人也是人,契丹報酬何要無緣無端地難堪漢人?再說了,如果我……我被其他契丹報酬難了,你……你這個契丹人,莫非會袖手旁觀,不迴護於我嗎?”她在碰到喬峰前,平生都冇想過要彆人來庇護本身,驀地間這麼一說,不免有些難堪,說到厥後,聲音有如蚊鳴,細不成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