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輪明王淺笑道:“獻醜了。小僧的拈花指指力,遠不及少林寺的玄渡大師。而那‘多羅葉指’,隻怕成就更差。”說著左手運功一吸,三截掉落在地的斷刀順勢而起,右手出指疾點,瞬息間那三段刀尖已成為一堆碎片。接著笑道:“小僧使這多羅葉指,一味霸道,工夫淺薄得緊。”說著雙手攏入衣袖。俄然之間,那堆碎金屬片飛舞騰躍進入他的衣袖,便似有人以無數絲線,不住去牽引普通。而他臉上始終暖和淺笑,連僧袖下襬也不飛舞半分,本來他指力從衣袖中悄悄收回,全無形跡。
本因道:“敝寺僻處南疆,得蒙慕容先生推愛,實感榮寵。但不知當年慕容先生何不親來求借劍經一觀?”
東首的阿誰麵壁和尚俄然說道:“大輪明王心念故交,塵緣不淨,豈不愧稱‘高僧’兩字?”本來這吐蕃國師又被喚做大輪明王。
那和尚長歎一聲,沉默半晌,才道:“慕容先生情知此經是貴寺鎮刹之寶,安然求觀,定不蒙允。他道大理段氏貴為帝皇,不忘昔年江湖義氣,仁惠愛民,澤被百姓,他也不便出之於盜竊強取。”本因謝道:“多承慕容先生嘉獎。既然慕容先生很瞧得起大理段氏,明王是他老友,須當體念慕容先生的遺意。”
東方不敗心想:“這三卷書中所記,倘若真是少林寺七十二門絕技,那我如果能得來參詳一番,武學上定可大有精進。倘若今後要與少林對敵,那七十二門絕技的破解之道,更是無價之寶。”
大輪明霸道:“貴寺賜賚寶經之時,儘可自留副本,眾大師嘉惠小僧,澤及白骨,本身並無所損,一也。小僧拜領寶經後當即固封,決不私窺,親身送至慕容先生墓前焚化,貴寺高藝決不致是以而傳播於外,二也。貴寺眾大師武學淵深,原已不假外求,但他山之石,能夠攻玉,少林寺七十二門絕技確有獨到之秘,此中‘拈花指’、‘多羅葉指’、‘無相劫指’三項指法,與貴派一陽指很有相互印證之功,三也。”聽他娓娓道來,非常入情入理,彷彿此舉於天龍寺好處甚大而絕無所損,反倒是他切身奉上一份厚禮。
隻聽本因道:“師叔,明王遠來,其意甚誠。我們該當如何應接,請師叔見教。”
東方不敗暗自讚道:“這和尚好深厚的內力。”
東方不敗聞言,終究曉得來人的身份,本來是吐蕃國師。聽他言辭鑿鑿,若非言出必行的大信大義之士,便是巧舌令色的大jiān大惡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