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問道:“觀世音尊者,無妨細細講來,為我平分剖明白。”
如來佛祖乃靈神之主,也是佛派當仁不讓的頭號人物,竟對本身如此禮遇,龍王們非常感激,敖廣說道:“我兄弟四人愧不敢當啊。”
四海龍王趕緊拱手行禮拾級而上,這條漢白玉砌成的甬路直通山頂彩霞升騰之處,剛走了幾步路,卻見如來佛祖帶領一眾菩薩、羅漢吃緊忙忙跑下來驅逐,伸出一雙肥厚的大手,緊緊地和四海龍王一一握手,說道:“高朋遠道而來,未曾遠迎,失敬失敬啊。”
觀音菩薩說道:“孝道當然首要,但目連救母最後靠的還是十方眾僧之力。就像現在,弘揚佛法也需十方眾僧個個儘力。何況,我派正處存亡存亡之秋,更需眾佛子精誠一心共渡難關。”
此言一出,本來溫馨的大雄寶殿頓時嘰嘰喳喳鬨成了一片,每小我都在交頭接耳竊保私語。普賢菩薩說道:“觀音菩薩未免太聳人聽聞了吧。”
如來沉吟不語,微微點頭默許。
敖順還想說甚麼,敖廣忙搶過話頭,說道:“實在高屋廣廈棚屋草舍,無不是修道成仙敬佛禮道之所。”
西牛賀洲,靈山之上,仙樂飄飄,霞光瑞藹,四海龍王按落雲頭,在廟門前停下,廟門吊頸掛匾額,寫著“盂蘭盆勝會”幾個大字,山路兩旁盛開著各色鮮花,花香撲鼻令民氣曠神怡。廟門前侍立著比丘尼、比丘僧,一見四海龍王,當即躬身下拜,齊聲喊道:“恭迎東海龍王、南海龍王、西海龍王、北海龍王。”
待統統僧眾全都進入大雄寶殿,如來弟子阿難尊者大聲誦道:“蘭盆會啟,普度門開,恭迎三寶來臨來,一一坐花台。唯願慈哀,受我妙香齋。南無齋扶養菩薩摩訶薩。”以後,眾僧齊唱道:“以此蘭盆供善根,酬謝父母劬勞恩,存者福樂壽無疆,亡者離苦得超升。四生九有諸含識,八難三途苦眾生,各各悔過洗瑕疵,儘蒙慈濟出沉湎。”
世人一愣,隨即哈哈大笑,一起相讓著走上山去。
普賢菩薩卻又笑道:“就你想得輕鬆,四海龍王掌管天下大洋,又司風管雨,每天有多少事情要去措置!明天能抽暇光臨靈山已經是眾僧莫大的造化了,你還敢留四位龍王盤桓數日?謹慎玉皇大帝找你算賬。”
文殊菩薩向前一步說道:“不如留四位龍王在靈山上多住些光陰,大師一起講經論道參悟妙義不是甚美?”
知客僧鳴大鐘三下,鐘聲渾厚悠遠,迴旋在大殿以內,飄零到六合之間。一眾佛祖順次進入大雄寶殿,敖廣舉目望去,隻見走在最前麵的是燃燈古佛,以後是藥師佛,如來佛祖隻是第三位。敖廣曉得佛派本是道派所化,首任教主恰是燃燈古佛,隻是厥後大權旁落如來佛祖才得以上位,暮年間傳聞燃燈古佛被逐出靈山囚禁了起來,現在一見方知傳言為虛,單從這排位上看,就曉得靈山高低對燃燈古佛仍然禮敬有加。如來佛以後又有疇昔將來現在佛、清淨喜佛、毗盧屍佛、寶幢王佛、彌勒尊佛等四十多位佛祖,佛祖以後,觀世音菩薩、局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十幾位菩薩順次走了出去,站在大廳正中間。其他聖僧、羅漢、揭諦、比丘、優婆夷、優婆塞、丁甲、功曹、伽藍等佛子佛徒則順次站在最核心,位次還在來賓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