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錢塘城裡最馳名的魚骨麵?"他的聲音暖和,帶著一絲文人特有的溫和。
"快看,是趙大人,"中間的門客小聲群情,"傳聞他是宮裡的禦膳總管。"
"舊事越千年,魂夢屢回尋。
他的目光望向江麵:"錢塘的潮流,日日向東流去,不曉得它們終究是不是也會流到建康?"
華安想了想:"天意難測,但民氣可解。就像這碗麪,雖是平常食材,但用心調配,也能成績不凡味道。或許,人生也是如此。"
話未說完,江邊俄然傳來一陣騷動。隻見一隊侍衛打扮的人倉促而來,為首的是個身著紫袍的中年人。
"恰是,"柳婆婆答道,"每天天不亮,漁夫們就會把最新奇的魚送來。"
但這就是後話了。
"紅旗卷卷西風,問君能有多少愁?好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場麵一時寂靜。就連本來喧鬨的販子,彷彿也在這一刻溫馨下來。晨風拂過江麵,帶來一絲涼意。
李煜聞言看向華安:"哦?這位小哥曉得烹調之道?"
華安在攤邊坐下:"來一碗吧。這魚骨湯如何熬的,竟然這麼暗香?"
李煜的目光變得通俗:"你很細心。不過,這人間可有甚麼藥,能醫得了芥蒂?"
"這湯......"他看向華安,"除了當歸,是不是還加了一味特彆的藥材?"
開寶九年,暮秋。
竹枝歌儘處,商女淚紛繁。
不等華安答覆,李煜自顧自地說道:"昨夜我夢見建康了。夢裡的秦淮河上畫舫如織,歌聲繞梁。醒來時,總感覺應當來這錢塘江邊看看。"
趙總管趕緊上前:"陛下,這怕是不當......"
華安恭敬地將寫有配方的紙條呈上:"這是鄙人按照古方改進的,還請陛下考慮。"
"行了,"趙總管打斷她,"本日陛下微服出訪,想嘗些販子小食。你且好好籌辦,如果服侍恰當,少不了你的好處。"
華安聽出了言外之意:"陛下是在馳念建康?"
華安一眼就認出來了——這恰是南唐後主李煜。
"不敢當,"華安恭敬答道,"鄙人不過是個遊醫,偶爾揣摩些攝生的小道罷了。"
華安重視到,當李煜說"朕"這個字時,眼中閃過一絲淡淡的無法。那是一種難以言說的怠倦,彷彿這個稱呼本身就是一種沉重的承擔。
"可不是,"柳婆婆笑道,"明天可貴進了些好料,特地熬了一鍋魚骨湯。小華大夫要不要嚐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