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首常例還是美係,F4U-A和P-39Q-5飛蛇,一個海航一個陸航。
一些初期型的F-2仍然在機尾裝有加強條,厥後出產的把輻條移到機身內部。有少數初期型F-1的起落架艙門是方形的,前期型F-1和F-2的艙門則滿是圓形。統統的F型戰役機優先供應海峽火線的軍隊,如JG2,26,27,53。
而此次音羽要麵對恰是零式戰役機,還選飛蛇不是本身作死是甚麼?
F-2換成了載彈量200發的MG151/15機炮,固然口徑從20mm變成了15mm,不過備彈和彈道都有了晉升。
這個火力配置隻能用糟糕來描述了,兩挺MG17能夠直接疏忽,MGFF/M的數量上固然比BF109F-1多了一倍,但每挺的備彈還是60發。
這些戰役機無一例外的都是3.3權重的飛機,也是音羽此次換飛機的備選工具。
說是質料庫,但這裡並冇有任何書籍,更像是一個電腦房。畢竟現在已經22世紀了,紙質的書籍更多是用來保藏。
火力裝備為機頭上方的兩挺20mm史瓦克機炮,每門備彈170發。史瓦克機炮的射速很快,以是在近間隔傷害還是很可觀的。
再加上是軸炮,不消考慮交彙間隔的題目,倒是在必然程度上彌補了史瓦克的彈道題目。
接下來就是蘇係的拉-5F了,在拉-5通過一段時候的火線利用和實戰測試,拉-5的缺點被一一透露。拉沃契金有針對性的就這些題目停止了改進,於1943年早些時候推出了拉-5F,該機改進了氛圍動力機能,通過裁撤油箱停止減重,加大了把持翼麵的麵積,換裝馬力更大的M-82F引擎。1943年3月拉-5F達到火線軍隊。
音羽非常諳練的操縱了起來,冇過量久她麵前便擺滿了麵板,上麵閃現出了各種戰役機的質料。
其安裝的R-2800型在騰飛時就能供應2000馬力的可駭動力,不過因為其體積太大,導致F4U-1的自重達到了4.5噸,成了所謂的“飛磚”,是以才被分到了3.3的低權重。
在今後的承平洋戰役上,P-39也小有亮像,但是P-39的亮像卻不是露臉而是丟人。因冇有發動機增壓器P-39的高空功率不敷,以是隻能扛著一門37MM的大炮在中高空浪蕩。可日本人的“零戰”卻能夠非常輕鬆的爬到萬米高空,在高空的零戰一個爬升P-39就隻能有屁滾尿流的份了。在承平洋疆場的每一個飛P-39的飛翔員,對自已的坐騎都是怨聲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