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公一邊說著,一邊緩緩地微微點頭,那持重的神情中流暴露對梁帝深深的敬意,彷彿他麵對的不是一名帝王,而是心中至高無上的信奉。
許子霖趕快躬身謝恩:“多謝陛下!”
朕這些光陰以來,每夜都展轉反側,難以入眠,一想到城裡的那些災黎,心中便疼痛不已。這小子氣人的時候,真真是能把人氣個半死。”
陳國公嘿嘿笑著上前拱手道:“陛下,鎮北王的性子您還不體味嗎?他向來蕭灑慣了,又何必讓他影響了陛下的表情呢!”
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眾官員心中皆瞭然,這無疑是許子霖給都城百姓挖的一個大坑。
許子霖微微點頭,說道:“林大人所言極是,此事確有傷自負,亦極其丟臉。”
因而,許子霖便將如何變更全城之力參與救濟災黎的詳細體例和盤托出。
他發起朝廷對於那些捐款、捐物、捐糧之人,非論捐贈多少,皆應詳細記實在冊,並刻碑紀念,使其名字能夠與大梁一同千古長存。
他們先是指出許子霖行事莽撞,竟敢頂撞太子和陛下,言辭間不乏責備之意。但是,話鋒一轉,又誇大許子霖此舉實乃為陛下著想,其忠心可鑒。
梁帝哼了一聲:“哼,這小子!遲早朕要好好替他爹管束管束他。這小子有主張就不能好好說嗎?竟敢指責朕不是好君父。”
許子霖說完,臉上暴露了自傲滿滿的笑容,那笑容彷彿陽光般光輝,照亮了全部朝堂。
但是,他們卻又冇法辯駁,隻因他們深知,倘若遵循許子霖的戰略履行,即便他們故意禁止都城百姓去捐贈,也是無能為力的。
“陛下乃一代仁君,以往安設哀鴻之時,凡是皆是以施粥之法來處理題目,卻未曾充分考慮過哀鴻的切身感受。本日鎮北王所言,微臣亦是感同身受。”
“陛下,這鎮北王雖說言辭稍顯粗陋,乃至偶然間頂撞了陛下,但是其所言所行,確確實在是在為陛下著想啊。”
此時,李國公站了出來,他對許子霖的觀點深表認同:
言罷,他再次慎重地向梁帝拱了拱手。
“這小子,把朝堂攪得一團亂後又跑了!”禦書房中的梁帝麵帶不滿地說道。
他在朝堂之上,也不過隻是提出了一個大抵的方向,至於詳細的履行細節,仍需梁帝和一些大臣暗裡進一步敲定。
但是,他剛要開口,就被李國公和秦國公一左一右給拉住了。
“陛下!微臣此前便曾提及,這些哀鴻之以是千裡迢迢奔赴都城,乃是因他們堅信陛下能夠庇護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