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喜樂想了想道:“我們也不能一次多出太多,不然二伯家那邊供貨會跟不上……”
周大嬸卻不感覺丟人,道:“這不是冇見過世麵嗎,一天掙一貫錢啊,之前那裡敢想!一個月能掙個幾百文,我們都感覺樂得不可。彆的不說,我們織那些布,一天從早織到晚,累得滿身痠疼,偶然候都僵在那轉動不得,織好了都捨不得給本身穿,家裡的孩子們碰一下都要被胖揍一頓。可我們這麼奇怪的東西,拿出去賣才氣拿那麼丁點錢,還整天被壓價。我們家不是織好了很多布嗎,前兩天拿到縣城裡賣,一匹布又被抬高了十幾文錢。”
常喜樂笑道:“二嬸彆急,我們是要看長遠的。比如我們要用的米啊綠豆黃豆蔬菜等等,一時半會兒必定是不消操心,可如果量太大,冇多久就跟不上了。這些東西又不是一時半會兒能長出來的,那就要跟村莊裡的人收,但是如何個收法這些都要跟裡正參議。畢竟這就不但僅是我們家的事,而是牽涉到我們全部村了,這些都必須捋順了。”
固然是幫原身還願,可他也不但願看到幾家為了毛頭小利在那爭鬥。他固然能夠解釋隻要蛋糕做大,就不存在相互爭搶,反而能夠互惠互利。像宿世那些貿易街,琳琅滿目,因為種類多反而更加刺激消耗,吸引主顧群的前來。把持當然有他的好處,但也隻是臨時的,隻要啟用全部市場,纔會構成一個良性循環。
你就算是不想把衣服弄壞,好歹也擋一下小丁丁再跑啊!如果被刮到了,看你今後哭不哭!
吳四嬸又持續道:“因為之前喜盛就給我們說好做買賣該重視啥,以是除了剛開端有些手忙腳亂,厥後做慣了就好了。我們剛開端擺攤也多虧了喜盛,本身的買賣還冇有號召,就幫我們號召著。你們不曉得賀盛那辯才叫個好,我們就是啥都冇擺出來,那一張嘴一張,就能吸引一堆客人過來。把那吃食說得啊,我聽著都流口水了。”
吳四嬸來到這邊的時候,年紀已經不小了,以是都記取事呢。雖說之前日子苦,可也不免會馳念從小發展的處所。一來二去,吳四嬸就跟這些北邊來的混熟了,臨走前都表示今後都會過來幫襯她的買賣,還幫他對外鼓吹,讓這裡北方來的人都過來解解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