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戰時,大量關中青壯出征,糧食產出更少,糧價也天然居高不下。
不過前鋒功的犒賞也很豐富,老爹一個夥子晉升為了從九品隊副,還授了視從七品的武騎尉。賦稅犒賞也很多,白銀五兩,開元通寶十千,另絹布各兩匹,粟米十石。
乃至各級衙門都另有本身的公廨田,地步所得支出則充做辦公用度。
“冇錯,很好算的。”張超很天然的道,這隻是個簡樸的計算。
粟米犒賞折錢三萬六千,銀銅犒賞折錢兩萬三,絹布折錢一千八。
絹就是蠶絲成品,不過絹比不上綾羅綢這些初級絲織品,因為絹比較素冇甚麼斑紋,是以是絲織品中比較淺顯和便宜,也比較好計算代價的。又因絹的產量大,需求高,是以在南北朝起,就開端兼做貨幣,以彌補銅錢的貨幣量不敷題目。
黃黃的粟米合適煮粥,跟粟米差未幾但要大點的糜子則合適做餅,糜子和粟米一樣都是比米麥便宜很多,也是關中百姓首要的糧食了。
“冇想到,你還會算賬,我看比普通官府和大戶人家裡的賬房還短長呢。”
老爹的賞錢很多,剛纔拿了五百個開元通寶新銅錢,兩石粟米,另有兩匹絹的補助。現在又授勳晉職,視從七品的一轉勳官武騎尉,還剛升了從九品的車騎府隊副實職。
是以,節儉一點,二十石糧食,必定能夠三年食用,再省點,說不定還能夠一家人吃上兩年。
一匹絹多大?
固然職田不是永業田,一旦離職田就得收回,也不得轉賣,但起碼在職時這八十畝田的支出是有的。
能淘汰幾件衣服。
本年唐軍圍洛陽,初時洛陽的米價達到鬥米三千,而比及厥後,更達到了鬥米九千的天價。當然,那隻能算是非常環境,但關中的糧價也一樣非常之高。本來關中地區就是地少人多,正長年初都冇法自足,糧食還得靠關東地區輸入彌補。
那本身豈不是立馬成了地主崽子和官二代了?
“這些犒賞統共能折錢六萬零八百文,可折粟米二十石?真的?”柯五大為震驚。
“老鐵槍還得了一百多畝地咧。”
“兩石粟能值一石二鬥大米。”柯五又說了一個換算乾係。
這八十畝職田,就是他的祿田了。大唐對於京官以外的官員,是不給俸祿的,而是直接拔田。各級官員按品級分有職田,然後田租支出就是他們的俸祿了。從九品和正九品的隊正隊副,都是八十畝職田。
但柯五較著很震驚,也冇見張超拿算籌,就那麼默算,竟然半晌就把這些算清了,也太短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