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絹如何換?”
唐朝的一斛是十鬥,蕭林想了想說,“一口價,四文四,我要五十斛。”
曉荷衝他暴露個‘算你見機’的笑容,又說,“好吧!姑爺,我能做些甚麼呢?”
曉荷摸了摸嶺南黍米,確切質量上乘,便說,“姑爺,這米不差,又希少,就買這個吧!”
兩人回了徐家醫館,蕭林老誠懇實的回了房間,將徐小小給的本錢放在一邊,賺來的錢伶仃放在一邊。出門一次,就賺回了四個月的月餉,勤奮想要致富,那是鼓吹標語,養豬的不如賣豬的賺很多,還是要投機倒把來錢才快啊!
曉荷抿嘴一笑說,“本日還算疼。”
蕭林帶著小丫頭到了胭脂鋪兌現承諾,胭脂鋪女老闆過來奉迎說,“公子,給夫人買胭脂呢!送夫人,當然是買最貴的。”
“低了,三百八十文。”
他似有深意的看了看曉荷,令她不要插嘴,以免胖老闆藉機抬價,曉荷心領神會的不再說話。
蕭林和曉荷帶著三貫銅錢就出了門,唐朝時,一千貫的開元通寶重六斤四兩,折分解當代的重量,就是五斤擺佈。三貫錢,已靠近十五斤,必必要用布包裝了,扛在肩上。
女老闆還是巧舌如簧的說,“姑爺最喜好的就是填房丫頭,夫人那是要看父母之命、門當戶對,冇得挑。丫頭可就要擔水靈的,寵嬖的,放心,你家姑爺不會虧了你。”
這第一桶金的本錢有了,他在內心悄悄感激了徐小小。
蕭林一聽就知她是誇大其詞,徐小小真要趕人走,又豈會在乎一個小女婢的設法,但戳穿了小美人的話就太煞風景了,忙裝傻充愣的說,“好,等我賺了錢,妹子想買甚麼就買甚麼。”
曉荷對他的計算才氣的確是敬若天人,咂舌說,“姑爺,你這麼短長的?”
蕭林看著粉嫩得像個瓷娃娃的曉荷,這個丫頭有冇有被徐創業動手呢?便摸索著問,“你呢?”
小女生喜好的不過就是水粉和服飾,曉荷歡暢得喝彩了起來。
兩人先來到米市進了一間米店,掌櫃是個瘦子,見買賣上門,又見蕭林穿著錦綾,跟著的小丫頭也穿的是菱紗麵料的襦衣,便知大買賣到了,忙湊上來講,“公子,買米呢!”
蕭林默不出聲,要用來炒作的什物,必須是大豆、玉米、棉花這些產量大,遍及代價穩定,能為大眾所接管,變現才氣極強的什物。而這類嶺南黍米底子屬於豪侈品一類,太挑買家,一不謹慎就會砸在手上。四大傻之一,就是炒股炒成了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