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枕邊書:梁言《群書治要》_《群書治要》之管理學中的財富秘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管仲這小我很成心機,因為之前是個販子,以是他老是能從貨色暢通、市場規律內裡發明一些有效的國度政策。有一天,齊桓公說,皮乾、筋角這些東西太貴了,減輕了百姓的承擔。市場上這些物質的代價都漲得很高,如何辦?管仲說:您先命令把橋修高,本來的土坡也都報酬地填高。如許,人們運一件東西疇昔,必必要用大量的牛、馬把貨色拉到這個高坡上再下來。成果,大量的牛和馬累死了,累死了今後,這些牛和馬的筋角就被拿出來賣了,因而,這類商品的代價一下子就被平抑了。以後,人們就會發明,他們不需求再花很多錢去買這些東西,節流下來的錢能夠用來買更多的糧食。代價是一個槓桿。

齊桓公和管仲就是用這類體例,漸漸地調度商品的代價的。但是我們要重視,他們在調度物價的同時,遵守了一個原則,就是讓糧食的代價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準之上。我們曉得,錢就像一碗水,會流向豪侈品,那麼農產品代價就會降落。

傳聞,夏桀還喜好玩兒酒池肉林。酒池跟泅水池一樣,全部池內裡都是各種國酒,就是那種很貴、很好的酒。肉林,就是把肉都堆在一起,像山一樣。在老百姓都吃不飽飯的時候,他還弄這類酒池肉林,其荒誕程度可想而知。足可見,一小我在他的權力不受製衡的時候,為了尋求刺激,他會乾出多麼過分的事情。

另有一個故事也很成心機。有一天,齊桓公要撫卹海內的死難者。當時,國度很艱钜,四周受敵,並且虎狼棲息。每次戰役以後,有很多死者的後代都需求撫卹。這些人之前都依托家內裡的壯勞力餬口,現在壯勞力被拉去兵戈,死了,這些人該如何辦?

以是,管仲就給齊桓公出了個主張。他讓齊桓公穿上紅色的喪服,到各個處所官府,調集那些功臣世家以及各種“官二代”、“官五代”,說:現在我們國度也很不輕易,飽受淩辱,你們這些人凡是家內裡有閒錢、有糧食的,都不能自行措置,不能愛如何華侈就如何華侈,不能把那些糧食全數變成酒,然後拿酒來泡腳。你有,也不答應你這麼做。你必須以便宜的、公允的代價將糧食賣給我,然後,我拿去扶貧,給那些貧民。如許,貧富差異天然會縮小,而那些有錢人也不會餓死,過得也還不錯。既然國君都這麼說了,如果有人敢違背的話,就滿門抄斬。以是,大師也就把糧食賣給了國度,做到了權力和財產的轉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