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被一名外院弟子領著去安排住處。路上得知這名弟子叫劉珍,進入外院剛兩年,因資質平平修為一向卡在化體境,與他一起來外院的弟子大部分已是進了廟門當中。劉珍倒是為人馴良,將外院中一些端方和環境講了。本來這雜役弟子是新進外院弟子中最低的品級,平常隻是幫其他靈麥蒔植、靈礦開采等專職外院弟子做些庶務。幸虧外院長老講經講課,道藏殿的冊本借閱等倒是與其他弟子普通無二。
廟門內有著兩名守山弟子迎了出來見禮查問。楊晨取出一封手劄交給了守山弟子,這是常學道臨彆前給楊晨的,隻說外院長老見到這封手劄定會收他進入外院,彆無他言。此時楊晨拿了出來,隻道能夠順利進入外院。迎客弟子拿了手劄去找那守山長老,守山長老一看保舉之人落款竟是常學道的名號心中大是起疑。門派中世人皆知常學道疏於教誨,向來不喜傳授弟子,近三十年更是冇有收過一個弟子,此時俄然見到他的保舉信,便如那西天出太陽普通希奇。再者現在招收弟子最高是掌門一輩,再下來便是掌門的弟子輩了,常學道輩分至高俄然保舉弟子倒是難以設想。再者普通新收弟子都會有著師父輩前來外院知會一聲的,楊晨一人前來卻又分歧以往。守山長老一時不能肯定是真是假,便與其他外院長老商討,幾位長老也是拿不定主張。如果彆人的落款,一者有人熟諳他們的筆跡,二來當可與之前的手劄停止比對,但在外院苦無一人見過常學道的一字片語。常學道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想要覈實一時半會之間也難以做到,幾人對楊晨再三查問,因常學道不讓說出他與楊晨的師徒乾係,楊晨隻說偶然中見到常學道,常學道對本身中意便保舉本身到九鼎門來。所說常學道的模樣倒是如那真人,幾人也是信了之分。幾人最後商討決定先收楊晨做個雜役弟子,等獲得常學道的確信以後再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