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傳_第48章 四族謀亂 孫武奔吳(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高昭子信覺得真,心花怒放地說:“仲將軍真不愧是賢人之徒,忠、仁、義、勇,兼而備之!”

晏嬰打動得兩手顫抖,久久不肯放下……

高昭子的話說到了子路的內心,夫子來齊後,那晏嬰確是到處作梗,先是遲遲不肯舉薦夫子見齊景公,後又諫阻齊侯封夫子食邑,眼下魯昭公複國期近,他又迫使齊侯命令撤兵。這諸多究竟都在證明,一年前本身對晏嬰的評價――不但個子矮,並且腸仔細――是完整精確的。

高昭子微微一笑說:“路倒是有一條,隻怕將軍怯而無勇,不敢涉足……”

高昭子答覆說:“將軍請想,夫子乃天下大賢,豈能取故交之位而代之?再者,萬一事泄,豈不毀了夫子的賢名?下官深知將軍不但忠於魯君,更忠於孔夫子。下官猜想,將軍豪俠,聞名遐邇,為了忠義,為遂魯君與孔夫子的心願,必赴湯蹈火而不辭!”

“本來如此!”子路說。

孔子微微一笑說:“孔丘隻知禮義,不知悔怨。”

孔子冷靜不語。晏嬰欲行又止,持續解釋說:“隻要晏嬰任一天齊國太宰,就決不讓齊魯交兵!”

子路問:“這卻為何?”

高昭子見子路進廳,俄然雷霆大怒,擊案而起,荼幾上的杯盤震得嘩啦啦響,彷彿子路恰是他不共戴天的仇敵。他宣泄心中無窮的鬱憤似的說:“功敗垂成,魯侯複國有望矣!”

“此事萬不成讓孔夫子曉得!”高昭子忙說。

高昭子在客堂裡踱來踱去,半晌,俄然停在子路麵前說:“孔夫子乃千古賢人,本能夠在齊一展雄圖,恩澤萬民,然晏矬子到處作梗,導致夫子兩年多一事無成,現在他迫使景公命令班師,又陷夫子於不忠不義之深淵。仲將軍乃夫子對勁高足,忠義之士,值此國難家仇相累之秋,豈能袖手旁觀?”

高昭子將右手一伸,作了個送客的行動說:“那就請便吧。”

孔子歎了口氣說:“暗乎魯無晏太宰如許的賢臣!”

高昭子冷冷一笑說:“記得孔夫子曾說,見義不為,無勇也,莫非將軍無此膽量嗎?”

子路說:“非由無勇,此等性命關天的大事,不與夫子籌議,豈可冒然妄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