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曰:
懺悔塵緣思寸補,禪燈雪月交輝處,舉目寥寥空萬古。鞭心語,迥然明鏡橫天宇。蝶夢南華方栩栩,相逢契闊欣同侶,今宵細把中懷吐。江山阻,天涯又送飛鴻去。
未知此去如何,且聽下回分化。
秦夫人引著,過了兩三帶屋,隻見一塊空位上,背後牆高插天,矗立一個石台,以白石砌成龕子在內,雕牌石柱,樹木蔭翳;中間饗堂拜堂,甚是劃一。線娘道:“這是四位夫人運營的,還是他的遺資?”秦夫人道:“不要說我們冇有,就是師太也冇有所遺,多虧著叔寶秦爺替他安插。”蕭後道:“這為甚麼?”秦夫人把秦瓊昔年在潞州流浪時,遇著了高開道母親贈了他一飯,故此感激護法報恩。世人嘖嘖稱羨。線娘道:“秦夫人,領我們到各位房裡去認認。”蕭後忙回身,一隊而行,先到了秦夫人的寢室,倒是小小三間,庭中開著深淺幾朵黃花;那狄夫人與南陽公主同房,就在秦夫人前麵,固然兩間,到也寬廣。狄夫人道:“我們這裡,真是草屋荒廬,夏、李二夫人那邊,獨占片雲埋玉。”蕭後道:“在那邊?”狄夫人道:“就在右首。”花夫人道:“快去看了,下船去罷!”秦夫人道:“且用了齋,住在這裡一天,明夙起家;若今晚就歸去,你羅老爺道是我們出了家薄情了。”一頭說時,走到一個門首,秦夫人道:“這是李夫人的房。”蕭後走出來,隻見微日掛窗,花光映榻,一個大月洞,跨出來卻有一株梧桐,罩著半窗,窗邊坐一個小尼,在那邊寫字。蕭後問是那個。李夫人道:“這是舍妹,快來見禮。”那小尼向大家拜見了。內裡倒是一間地板房,鋪著一對金漆床兒被褥,服飾儘皆絢彩。蕭後出來,向寫字的桌邊坐下,把疏箋一看,讚道:“文理又好,書法更精,幾歲了,法號叫甚麼?”小尼低著頭答道:“小字懷清,本年十七歲了。”蕭後道:“幾時會晤令姊,在這裡削髮幾年了?”李夫人道:“妹子是在鄉間削髮的,掛念我,來這裡逛逛。”薛冶兒道:“娘娘,到夏夫人房中去。”蕭後道:“二師父同去逛逛。”遂挽著懷清的手,一齊走到夏夫人房裡,也是兩間,卻清算得盤曲高雅,其鋪陳排設,與李夫人房中類似。夏夫人問起蕭後在趙王處的事體,李夫人亦問花又蘭彆後事情,隻見兩個小尼出去,請世人出去用齋。蕭後即同竇線娘等,到山堂上來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