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花又蘭,在殷孀婦家住了兩三日,恐怕朝廷有旨意下來,心中甚是牽掛,要告彆起家;無法三位夫人留住不放。那日正要辭了上路。隻聽得內裡馬嘶聲響,亂打出去,把幾個書童多已散了,賈夫人忙出來問道:“你們是些甚麼人,這般猖獗?”那香工忙走出去道:“夫人,花女人住在這裡幾日,累我受了多少氣,快請出來去罷!”賈夫人道:“花女人在這裡,你們好好的接他歸去便了,為甚這般羅唕起來?”那二寺人早已瞥見便道:“又是個認得的,本來眾夫人多在這裡,妙極妙極。”賈夫人認得是張、李二寺人,一時遁藏不及,隻得上前相見,大師訴說衷腸,賈夫人不覺垂淚哀號。張寺人道:“現在幾位夫人在此?”賈夫人道:“單是羅夫人、江夫人連我,共姊妹三人,在此度日。”張寺人道:“極好的了,當今萬歲爺,有密旨著我們尋訪十六院夫人。本日三位夫人造化,剛好遇著,快快清算,同我們進京去罷,那二位夫人也請出來相見。”吳良在旁說道:“花女人亦煩夫人說聲,出來一同見了兩位公公。”不一時江、羅二夫人同花又蘭出來見了,大師敘了寒溫,隨即進房私議道:“我們住在這裡,總不結局,不如趁這色彩未衰,再去混他幾年,何必在這裡,受這些淒風苦雨。”主張已定,即清算了金飾,雇了兩個車兒,三位夫人並花又蘭,大師彆了殷孀婦同二寺人登程。
秋色九重來,香遍梅花榭。共沐唱隨恩,對對看驚姹。
秦王將王世充在定州複叛奏聞,唐帝道:“逆賊負恩若此,即著彼處總管征剿。”不一時,隻見李寺人領著三個女子出去,俯伏階下,朝見了唐帝,叫他們平身。線娘又走近竇後身邊,要拜將下去,竇後叫宮奴攙了起來道:“剛纔朝見過了,何必又要多禮?”唐帝看那三個女子,俱是端莊沉寂,儀度安適,便道:“你們三個,一是孝女,一是義女,一是才女,比眾分歧。”叫宮人取三個錦墩來,賜他們坐了。竇後對線娘道:“前日又承你送禮品來,我正要尋些東西來賜你,因萬歲就有旨召你們到京,故此未曾。”線娘道:“鄙褻之物,何足當聖母掛齒?”竇後道:“你的孝勇,久已聞名,不料奏章又如此才調。”唐帝笑道:“但是你疏上邊,遜讓彆人,能無矯情乎?”線娘跪下奏道:“臣妾實出本懷,安敢矯情?當年羅成初度寫書與秦瓊,央單雄信與臣父求親,被臣妾窺見,即將原書改薦單雄信女愛蓮與羅成,不料單女已許配秦瓊之子懷玉,故使羅成複尋舊盟。”唐帝道:“這也罷了,隻是你說花又蘭與羅成聯床共席,身未感染,恐難儘信。”線娘道:“此是多麼事,敢在至尊前亂道,惟望萬歲娘娘命宮人驗之,便明二民氣跡矣。”竇後道:“這也不難。”就對宮奴說道:“取我的辨玉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