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主宰_052五虎勤王(三更)求訂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另有一支人馬是從冀州信都郡(注2)解纜,跨太行山前來勤王。帶兵的是信都大將蘇邕和他的兒子蘇定方(注3),這路人馬因為長年在河北地區與叛軍作戰,以是戰役力極強。固然路途最遠,但行軍速率卻很快,趕在王仁功之前達到雁門。

不一會兒,城外四名信使都帶到大廳。楊廣一看就曉得他們是遠道而來的。灰塵滿麵,怠倦至極。

“陛下,是我們大隋的信使,應當是援兵到了!”傳令兵也有些衝動。

宇文陳述道:“陛下,勤王詔已經收回多日了,如何還冇有見到有人來救濟,可見這些臣子都等著陛下遭受不測啊!”

那人從鞋裡取出一塊綢布遞給內監,再交給楊廣。楊廣接過一看,李向在綢布上寫到:“驚聞陛下被困雁門,向日夜難安,七日前從龍門解纜,率兵八百前來得救,陛下見到此信,臣已率部下過雁門北上了。”

楊廣看到這裡有些驚奇,一個是速率之快,一個是掠城而過。這是如何回事?

不過冇有人不識相的現在站出來反對,畢竟人家也是第一個過來勤王的,並且帶的還是百姓。

接著往下看:“臣知本身勢小力薄,不能與突厥雄師正麵比武,至雁門徒增傷亡,是以決定往草原行軍,擾亂突厥後方,燒其糧草,滅其部落,以解雁門之圍。”

楊廣俄然覺到手中的這份名單沉甸甸的,就像一塊大石一樣,既壓著他的手,也壓著他的心。

這邊方纔散了,傳令兵又來報導:“啟稟陛下,城外有兩人求見陛下,說是從龍門來的。”

楊廣蹭的就站了起來。李向的戰略確切可行,但李向隻帶了八百人就要去草原上,那但是以卵擊石,本身送命去了。楊廣皺著眉內心卻有些不忍。

最後一支勤王軍隊則是從太穀縣解纜,沿著官道徑直北上,第一個達到崞縣,見到齊王楊暕的。這支步隊一大特性就是,統統兵士都是臨時構造起來的,有太穀長殷開山(注4)帶隊,拿著鋤頭鍋鏟就來勤王了。

這內裡有三支步隊第一時候就出兵北上了。

殷開山(注4):名崤,以字行,漢族,京兆鄂(今陝西鄂縣)人,為隋太穀長。六一八至六二六(唐高祖年間)召補大將軍掾,曆遷吏部尚書。

楊廣勤王的聖旨跟著河水的漂流,很多處所都收到了。

信都郡(注2):大業三年(607年),冀州改成信都郡,郡治在信都縣(今河北冀州市舊城)。

洛陽曉得了,天下也就曉得了,到時候能來勤王的軍隊會越來越多,隻要能在雁門多守幾日,說不定還能將突厥的始畢擒住,當時候他要好好的清算一下這個胡人小兒!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