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都有些驚奇,如何這裡比洛陽、晉陽這些北方重鎮還要繁華。正待要細細問問阿誰管家,管家卻吃緊的和他說話了。
李向也不解釋,最後留下一句,今晚在城外安營歇息,明早持續出發的話,便回本身的帳篷中去了。
“實在也不能怪當時的天子,本來重修城池對百姓來講是件功德,可惜百姓們一來不肯意背井離鄉,而來襄水從古至今在百姓心中就有神水一說。等天子的旨意下來講要重修襄城時,百姓們就萬民請願,叫陛下收回成命。”
幸虧管家及時呈現,然後連連說抱愧道:“仆人臨時有些急事,實在走不開,叫大人久等了,小的在這裡替主家給大人和眾位賠罪了。”說完一揖到地,又給李向斟滿酒,自罰了三杯,這才道:“主上叮嚀,大人儘管吃喝和歇息,甚麼時候出發都無妨事,小的另有些瑣事,就不打攪大人和諸位了。”說完竟回身拜彆了。
隨即李向對封建王朝的當局者的熟諳更加清楚了,不管多麼開通的君王,都逃不過君權神授的影子,就為了一個金口玉言的賢人形象,最後違背初誌,這莫非就是真正的為民著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