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毛子不在乎,但美國人和歐洲人卻對流失到市場上的兵器很在乎。即便美國人是天下上最大的軍器商,乃至操控兵器暗盤買賣,但一些敏感兵器的流向,他們也都有暗裡裡的帳本,有清楚的頭緒可尋。
美國的LCU登岸艇就是比來才撈出來的。不要藐視隻要不到200噸,但絕對吸引眼球。就連李庠也冇敢撈出美國人正在退役的1600級和2000級,隻是撈取了灣島還在退役的1466級。
李庠一開端撈出的T-72坦克現在都折騰廢了8輛了,但也練出了一幫坦克老鳥來。對他們來講,此時那些老舊的兵器就有些分歧適了。
伊萬-羅戈夫級登岸艦曾經代表了蘇俄一段光輝的影象,它萬噸的身軀在八十年代但是帶給很多國度以沉重的壓力。但是兩棲登岸艦和船廠登岸艦的鼓起,讓大型的搶灘坦克登岸艦後進了。
3艘中的頭2艘早已經鏽跡斑斑,12年才退役不久的最後一艘“米特羅凡-莫斯卡連科”號更是要麵對被拆解的運氣。
對承平國如許的微型國度來講,三百多噸的螢火蟲巡查艇就已經不小了,如果是上萬噸的兵艦,恐怕就是絕對的大船了。即便這隻是登岸艦,不是想擯除艦和巡洋艦那樣真正意義上的戰艦。
T-72坦克、米-8河馬直升機,米-24武裝直升機、PT-76兩棲坦克等兵器已經漫衍在各個國度,此中有些是俄羅斯混亂期間流失出去的,有些是蘇俄崩潰後獨聯體國度流失出去的,此中部分是難以究查來源的。承平國即便把這些兵器亮出來,俄羅斯人也不會驚奇。
在13年剛開端策劃小島的時候,李庠就打起了這艘船的主張。
設備零件的題目,空間中另有三艘一樣的登岸艦能夠拆卸,另有20多艘蟾蜍級登岸艦的零件與之部分相互通用,再不濟也有其他國度的替代品可用,乃至連那些製作質料都能夠隨時撈出來,本身加工出產。
除了239名艦員讓李庠頭疼外,彆的都不是題目,乃至包含鈔票。
乃至米-17如許的直升機,偶爾有幾架不在俄羅斯的賬目中,也不希奇。隻要不是大範圍呈現,兩三架不過一千多萬美圓,俄羅斯人也懶得究查這個。畢竟俄羅斯人主打市場的是在河馬根本上當代化改革的米-171直升機。
拿“米特羅凡-莫斯卡連科”號去搶灘,純粹是去當靶子。其他登岸手腕不敷,讓它毫不會被大國們所吸引,而小國度養不起這麼龐大的戰艦,也冇有這類遠洋登岸的利用。在世人眼中,它就是個雞肋。可在李庠眼中,它倒是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