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辦晚餐的時候,杜奶奶讓杜爹把那些大黃鱔摔死以後纔給它們開腸破肚清理,泥鰍則是直接把頭都剁了下來再清理。固然看著殘暴,但想到香噴噴的乾煸黃鱔和醬燉泥鰍,芽兒也就無所謂了,這就是它們的宿命呢。但是如許的措置體例看的芽兒倒是非常獵奇,“奶奶,為甚麼要先把黃鱔摔身後再清理啊,直接跟泥鰍一樣把腦袋剁下來不可嗎”。
哥幾個見芽兒很有興趣,也都按耐不住,明天必然要讓芽兒見地見地他們的本領,他們固然不會包餃子,但是會瓦尼器。杜媽見芽兒歡暢,也不禁止,又給芽兒套上一件衣服,暮秋的田野,秋風但是涼的很。方纔十八歲的小叔固然也很意動,前幾年他但是冇少帶著四個侄子挖泥鰍吃呢,但是一想本身另有好多學習上的題目要問張哥呢,隻好放棄了。
俗話說的好,“好吃不過餃子”,豬肉鮮美,白菜淡甜,再加上香菇的暗香,香而不膩,那叫一個好吃。娘子軍吃的還算比較斯文,老中少的男人漢們則根基上都是一口一個。本來杜奶奶還感覺吃不完那麼多,特地留了一蓋簾的餃子冇有煮,不過見了這群人的吃相,又起家把剩下的餃子也給煮了。
“大舅包的”,“張叔叔包的”,“外公包的”,幾個傻小子說出本身的答案,他們但是都想著那一塊錢呢。還是浩宇、皓軒哥倆比較體味自家老爹,如果是這些人包的話,老爹纔不捨得拿出一塊錢作嘉獎呢,那麼,固然有點不能信賴,但是答案必定是“芽兒包的”,哥倆異口同聲的喊了出來。隻要是芽兒包的,愛顯擺自家閨女的老爹纔會捨得拿出一塊錢來做為嘉獎。
芽兒聽到,非常感興趣。之前村裡的半大小子每到暮秋,不消做甚麼事情的時候,老是到村莊四周的水溝、小溪裡挖泥鰍烤著吃。清河灣不缺水,小水溝、河道、池沼到處都是,這裡但是泥鰍、黃鱔最好的儲存環境。並且大人們普通也看不上這些小水溝甚麼的,當然內裡也冇有甚麼大魚,頂多有一些巴掌大的鯽魚瓜子甚麼的。
選定處所,兄弟幾個也不羅嗦,挽起褲腳,脫掉鞋子拿著盆子和鐵鍬就下去了。芽兒也很意動,但是看了看黑乎乎的爛泥,想了想還是算了,她但是愛潔淨小女人呢。
芽兒的笨拙模樣,看的哥幾個直樂。最後還是小海和小江倆個年紀小一些從水坑裡上來,專門抓甩上來的泥鰍。哥倆的小手就跟鐵鉗子似的,食指和中指作鉗子狀,一抓一個準,絕對冇有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