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雄霸天下_第655章 消滅草原威脅的辦法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位大周天子發起,向全天下公佈詔告,宣佈突厥和室韋為大周的公敵,任何人隻要殺了這兩個族群的人,都能夠憑人頭到周軍在大草原上的城池領賞,每小我頭賞一百元大周紙幣。

據諜報部職員的統計,大草原上,真正長年水草豐厚的處所不過七十餘處,而季候性水草豐厚的處所,也獨一兩百二十餘處。但這兩百九十餘處水草豐厚地,麵積隻占大草原麵積的百分之一,卻養活著大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牲口和人丁。如果節製了這二百九十多處水草較豐厚的處所,也就節製了大漠的命脈,不由得草原諸部不臣服。

不過,他們很快就發明,如許做並冇有引發發放賞錢的周軍軍官置疑,連問是他們交來的人頭是突厥還是室韋部的人都冇有問,就讓他們妥妥鐺鐺地領到了一百元賞錢。

隻不過,他們很快發明,要專門找這兩個大部落的人殺,倒是比較困難的,畢竟人家也不是傻子,曉得周軍在通緝他們,如何敢在大庭廣眾之下呈現?就連跑到草原上其他部落的處所都不敢了。紛繁化整為零,四周躲藏。

而如果是這兩個族群部落首級的人頭,則賞一萬元大周紙幣。歸正突厥人和室韋人等草原人的形貌跟中原漢人大異,也不怕駐軍會認錯。而現在大周紙幣早已在中原暢通無阻了,在那裡都能夠獲得兌換。

而這兩種糧食作物便是後代鼎鼎大名的土豆和玉米。

與此同時,周朝又派出了一些善於種田的農夫,指導草原各部在水草豐厚地停止耕作,併發給耕具和兩種新型的糧食種子,過上定居的餬口。

這個彆例倒讓很多大臣眼睛一亮,暗忖這倒是以夷製夷的好體例。

它們原產於美洲,中原一帶是冇有的。但宇文明這個穿越者倒是深知這兩種作物活著界糧食史上的龐大進獻。

不過這時,柔然、突厥等族又在大草原上鼓起,不竭南侵,給中原百姓形成了沉重的災害。

在公佈剿殺突厥人和室韋人的法律後,薜延陀人、鐵勒人、吐蕃人、鐵勒人、奚族人、高美人、契丹人等各路遊牧民族的逃亡之徒都紛繁殺入大草原,想殺了突厥人和室韋人去領賞錢。

因為現在周軍並不貧乏馬匹,兵器設備也遠較草原人鋒利。如果有據點遭到進犯,死守到救兵到來還是冇有題目的。

如許一來,此動靜很快就鼓吹開來了,統統人都以為這是一個發財的好機遇。從大草原以外湧入的賞金獵人數量劇增,殺得草原各部叫苦不迭。但恰好又冇法對付,畢竟這些亂殺人的強盜,範圍最大的也不過百餘人,另有很多獨行俠,相互之間又互不統屬,冇有同一的批示。讓草原諸部隻能被動捱打,底子冇法反擊。就算他們能投伏滅掉此中一股,卻也冇法對付其他源源不竭的湧入者。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