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碰上天又大旱,兩軍都缺水,乃至隋軍最後到了刺馬血而飲的境地,突厥軍環境也好不到那裡去,但兩邊是麻桿打狼兩端怕,都不敢主動在敵前撤兵。
王世充初度在和其他同僚們喝酒吹牛時聽到史萬歲的事蹟,當時心下感慨,此人也算是幾起幾落,從大將到小兵,再從小兵到大將,隻要有真才實學,還是讓他比及了出頭之日,想到這裡,多日來懷纔不遇的愁悶也就一掃而空。
戰後論功行賞,史萬歲功居第一,拜為上大將軍。
因而阿波可汗派出一名最英勇的騎將,而隋軍派出的是史萬歲,兩人陣前決鬥,先是相互射箭,再是近身搏鬥,最後史萬歲斬其首而還,突厥軍為之氣奪,因而阿波可汗與竇榮定軍前盟誓,引軍遠遁,不再犯邊。
厥後開皇三年時的那次反擊突厥,史萬歲應征調入大將軍竇榮定的部下,與沙缽略可汗帳下的頭號悍將阿波可汗在高越原(明天甘肅民勤西北)相遇,當時兩軍相持,氣力相稱,不敢冒然決鬥。
另一個三十多歲,赤麵鉤須,孔武有力的將軍從右列站出,恰是上開府將軍來護兒,也是中氣實足地行軍禮回道:“啟稟楊大帥,一萬五千淮南新兵,在末將部下已經練習了三個月,末將不隨便誇海口,但仍然敢在這軍帳中放言,我這一萬五千人,上了疆場對上那些陳兵,起碼能夠打五萬人。”
厥後史萬歲是以戰的軍功拜上儀同、領車騎將軍。在隋朝滅陳之役中,史萬歲也插手作戰,在楊素部下積功加上開府,他的官位又垂垂增高,名譽又著稱於時了。
在這類環境下,兩邊構和,說是兩軍對陣,多所殺傷,士卒何罪?不如兩邊各出一名懦夫,靠單挑來決定勝負。
最後靠著高熲的批示,先射在城頭觀戰的鄴城百姓,形成這些人的號哭與混亂,擺盪了叛軍的軍心,再趁機反擊,終究大獲全勝。
敦煌的守將劉方是個懦夫,常常單槍匹馬,深切突厥,搶了他們的牛羊而還,突厥人冇法抵擋,隻能任其來去。此人一向不待見史萬歲,常常劈麵諷刺他,唾罵他。
史萬歲的父親史靜,是北周的將領,曾任滄州刺史。這史萬歲也能夠說是其中等世家的後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