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揚天下1_第十九章:宋亡根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君實先生對朕有甚麼不滿?”趙頊疑問道。

元朝,和現在趙頊規定的一樣,禁用金屬貨幣,完整用紙鈔。隻是元朝隻曉得用紙鈔斂財,不曉得為紙鈔的代價包管,導致紙鈔貶值,貨幣體係崩潰,最後不到百年就滅亡了。彷彿南宋也是因為濫發紙鈔,導致紙鈔貶值,最後亡了國的。

銅鐵的詳細產量趙頊不曉得,但是模糊記得後代美國粹者哈特維爾的對宋朝煤產量的估計:十一世紀的宋朝煤的產量,大抵與十七世紀全部歐洲煤的產量相稱。而十七世紀,恰是西歐向近代邁進的關頭性的一個世紀。當時的英國已經完成了資產階層反動。

#includevirtual="/fragment/6/3236.html"<!--二維碼告白start-->.qrcode{width:590px;margin:0auto;background:#fff;border:1pxsolidc;padding:15px20px;overflow:hidden;}.qrcodeit:left;}.qrcodeul{:120px;font:14px/1.5":15px;}.qrcodeli{list-style:square;margin-bottom:5px;}

但是,各地州縣的錢荒越加嚴峻,商貿繁華的東南州縣最為嚴峻。這又導致百姓幾近無銅錢可征,隻得征納什物,這就給了官商勾搭的機遇,官員操縱職務之便征收百姓不出產的什物,迫使百姓低價出售所產的什物,然後又得高價從販子采辦官府要征稅的什物,這一買一賣,百姓已經被剝削潔淨。越是百姓大歉收,越是在這朝廷征稅的時候,錢荒就更加嚴峻。百姓苦不堪言。

“是是是,統統依先生的打算行事。”趙頊連連點頭同意。

趙頊聽完王安石的講授後思路萬千,開端回想起後代大學裡學到的東西。到了明朝,因為鑄銀錠的技術進步,白銀代替了銅錢,銅本位竄改成銀本位,錢荒彷彿也就獲得體味決,繼而在明朝又呈現了一股本錢主義抽芽東西。不過即便是明朝,紙鈔還是首要的貨幣。

仁宗朝時,溫州曾經長達一個月在鬨錢荒,溫州官方再無半文銅錢。啟事就在於東海日本國販子在溫州低價出售大量的貨色,比如紙張、唐刀、白銀這三樣,文人愛紙,武人愛刀,販子愛銀,這些東西讓宋人幾近冇法回絕。這些貨色在溫州脫銷半月,貨色全數出售完後,也不進貨,隻收銅錢,一次就運走了二十多萬貫。溫州以及周邊州縣的銅錢幾近被搜刮一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