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娥聽林公公層次清楚地說完,一時候竟不知說甚麼纔好。半晌,方纔深深地歎了一句:“公然是‘後宮美人三千人’呀。”
“這就足見太後待女人好了。”
待張公公走遠,林公公方對舒娥說道:“祖宗端方,凡是宮外選進的妃嬪,其傅姆或乳母可同內監歸去‘覆禮’,陳述女人的環境,並轉帶父母家人的話。這也是聖上體天格物的仁心。”
宋時人們稱權位高、豐年紀的寺人為“大官”,品級低一點的則稱為“閣長”。公公兩字,也是有些年紀的寺人才氣稱呼的。
請看過的親們,點一點題目前麵的“賽”,為文昌君的《宋宮鳳棲梧桐》投上一票吧!非常感激!
這些位份是宮中有執事的宮人的殊榮。這些都要算是第一品級的宮人們。
宮中的女宮人們,自皇後以下,設四位妃,彆離是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往下另有十八位嬪【注1】,雖都是正二品,挨次見卻也有凹凸的。彆離是太儀、貴儀、貴容、淑儀、淑容、順儀、順容、婉儀、婉容、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直至婕妤、美人、秀士、共二十四級,是為妃嬪;
一日兩更,中午12點之前和早晨7點擺佈,請不要錯過!
【注1】宋朝初立,持續唐製,設四妃、九嬪。四妃彆離是貴妃、淑妃、德妃、賢妃,九嬪是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增置太儀。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特置朱紫。六年(1013年),增置淑儀、淑容、順儀、順容、婉儀、婉容。據《宋史》卷八:六年正月庚申,置淑儀、淑容、順儀、婉儀、婉容,在昭儀上。仁宗乾興元年(1022年),置貴儀,在淑儀之上。
林公公點了點頭,“這就是了。若不是娘娘和官家閒談,等閒是不會有人直呼其名的。這便是耀陽館張秀士的閨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