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閥_第六十四章 官油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一名官員驚得拍案而起,大聲道:“嵇仲兄!這話不成胡說!”

張叔夜搖了點頭,滿麵憂色道:“賢侄啊,我如果體例,還用得著問你麼?實不相瞞,我已經約了朝中幾位至好,到此處商討對策。稍後,你便扮作我的侍從列席旁聽,牢記,隻聽不說,左耳進,右耳出。”

太尉?徐衛心中一動,在宋朝隻要三衙長官能稱太尉。而三衙當中,殿前司長官目前應當還是高俅,那這位何太尉不知是步帥司還是騎帥司的?張叔夜能請到三衙長官,可見其在朝中人脈不淺。

“不錯!張兄,乾係太大,慎言呐,這裡冇外人便罷,倘若泄漏個半句,定會引發軒然大*。其中輕重,望兄三思。”第二個出去的官員彷彿品級最高,連何太尉在他麵前也自稱下官。張叔夜不過是個知府,四品官,他仍以“兄”稱之。徐衛不由對此人有些感興趣,所謂旁觀者清,這位官員從始至終,冇有透露半句觀點。看起來城府應當是最深的,可他既然應約而來,應當是有設法。隻是摸不清其彆人的底,這才三緘其口。

但看到門口張叔夜苦口婆心,求爺爺告奶奶挽留眾官的模樣,徐衛不由苦笑出聲。如果大宋朝多幾個像張叔夜如許的官員,或者另有救吧。

童貫?還是彆希冀他了吧,這位大權在握的寺人,現在正做著春秋大夢。以重金贖回燕雲幾座空城後,趙佶順從宋神宗遺訓,“有複全燕之境者,疏王爵”,封他為廣陽郡王,算是開了中國汗青的先河。而我們這位童太師呢,封了郡王還不滿足,正在打著雲中之地的算盤,天真地以為能夠通過構和,再占點便宜。

徐衛衝著他拱手道:“太尉聽錯了,我冇笑,女真人在笑。”

張叔夜也冇推測他俄然問起這個,看了徐衛一眼,仍舊說道:“姓徐,行九,人稱徐九。隨我多年,很有功績,是以帶在身邊以供馳使。”內心不由生疑,他如何問起徐衛來了?莫非看出甚麼端倪?

那官員神采不改,笑道:“我倒是聽到一些風聲,但不好妄加批評。”

張叔夜陪笑兩聲,正色道:“諸位,自契丹覆亡以來,金人頻頻與我通好,使節不竭。不知各位大人對此有何觀點?”

“知府相私有甚麼籌算?”徐衛問道。

那何太尉見世人都問,放下茶杯搖點頭,苦笑不語。張叔夜見狀,像是有些焦急,勸道:“太尉執掌步帥,為朝廷棟梁之臣,必有過人觀點。這裡又冇外人,但說無妨嘛。”其他幾個也跟著勸,那何太尉見推委不過,點著桌麵問道:“年前攻遼,我軍打得如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