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出殿門,姚平仲意氣風發,還走路也感受飄飄然。當初童太師主持西北軍務,數次難堪本身,乃至禁止麵聖。現在我率軍勤王,來到東京,新帝彷彿早已知我名號。稍後論功行賞,本身少不得要加官晉爵了!環顧擺佈同袍,都神采如常。可惜了你們,資格比我深,卻未曾讓官家記得半分。本日殿上固然過問姓名,想必回身就忘,哪有本身這分光榮?越想心頭越歡樂,忍不住笑出聲來。徐衛扶著種師道,發覺到他微微搖了點頭。
幾天今後,樞密院頒下天子的嘉獎聖旨來。種師道率軍勤王,擊退女真雄師,解河北之圍,功績顯赫。特授檢校少傅,同知樞密院,京畿兩河宣撫使,各路勤王之師都歸他批示。而姚平仲,則授渭州察看使,兼任京畿兩河都統製,其他諸將各有升賞。
姚平仲也不謙善,隻謝過官家。同業諸將無不投以戀慕之色,新君即位,恰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時候,在現在給官家留下印象,看來姚希晏這回交運了。伶仃問過姚平仲後,趙桓又問同業諸將姓名,種師道一一先容。每聽一人他便微微點頭,搶先容到徐衛時,趙桓見他年青,笑問道:“可及弱冠之年?”
至於徐衛的升賞,雖說也不小,便跟前麵那位比起來就顯得寒酸很多,更與他的軍功不相稱。新帝即位,文武百官階位俸祿各升一等,他便該從第四十二階武翼郎升到四十一階。可他的階官處於三十五至四十二之間,能夠“雙轉”,遂升到四十階武經郎。與金軍野戰,斬首千餘,可樞密院以為這不太能夠,隻轉一階,又因在“雙轉”之列,因而升入三十八階武節郎。再敘死守浮橋之功,這是諸軍都親眼所見,冇有半分子虛,因而轉三階。持續雙轉,又跨過不作升遷之必經門路的第二十三至三十四等,直接汲引為第二十階正七品武經大夫,授供備庫使,並給了他一個非常特彆的職務,“兩河忠義巡社巡檢使”。
趙桓點了點頭,目視很久,也並無他話,嘉獎諸將一番,承諾稍後將論功行賞。又特地叮囑種師道一番,讓其好生將息,國度恰是用人之際,還希冀著他領軍作戰。眾將謝過,他便起家籌辦回宮。種師道率眾恭送後,退出講武殿。
所謂“忠義巡社”,就是河東河北的百姓因金軍南侵,流浪失所而自發構造的官方武裝,但不是鄉兵,能夠稱之為“義兵”。東都城外的勤王之師中,這類“忠義巡社”不在少數。而“巡檢使”一職,在“將不知兵,兵不知將”,軍隊將領改換頻繁的宋朝也是非常特彆。“位不高,則朝廷易製,久不易,則軍事儘知。”也就是說,巡檢使職位官階都不高,朝廷輕易掌控,可好久都不改換,便於熟諳軍務。彆的,徐衛除了諸將都有的金銀犒賞以外,多了一樣東西,金束帶一條。任命宣佈後,種師道深為遺憾。他以為,以徐衛的才調和功績,朝廷應當破格任用,並將其部編入禁軍。固然他年紀還輕,資格又不敷,坐鎮一方稍嫌不適,但作個統兵鈐轄還是充足的。如果不是徐衛率部死守浮橋,那麼現在的局勢是甚麼模樣,隻要天曉得。擔憂徐衛內心不痛快,種師道親身安撫,並說你比諸將多了一條金束帶,申明朝廷還是格外看重你的。實在貳內心明白,這恐怕也是朝廷曉得徐衛此次立了大功,但冇有破格任用,以是賜下一條金腰帶以示鼓勵。可大宋祖製,武臣不能過問政治,人事任命更不無能與,他也是愛莫能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