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罕氣得連帥案都踢作兩段,狂吼道:“遲早必執紫金虎!”遂命將宋使推出帳下斬首,隨行官員大多駭得麵無人色,獨洪皓大聲抗辯,全無懼色。時韓昉滯留粘罕軍中,備詢南朝軍政大事,見洪皓如此行動,讚道“真忠臣也”,並向粘罕討情,才免了一死。被扣押下來。
趙桓在接報的當天,欣喜地表示要“加餐一食”,又命有司敘功後,親筆草詔,進徐彰為少保,武寧、安化、平洮三鎮節度使,官居一品,可謂光榮備至。又給調派“京東、河北製置使”,凡京東東路、京東西路、河北大名府路統統兵馬,並聽節製。聞聽徐彰在山東不辭勞苦,乃至身材抱恙後,趙桓還專門派出太醫到火線替其診治。
而對於徐衛,趙桓不止一次跟樞密使徐紹提起。說你這侄兒功大,朕內心是稀有的,他即使年青一點,可也經曆了這麼幾年磨練,朝廷又恰是用人之際,現在作個知軍,委實有些不得當,可酌情晉升。這一回徐紹這當叔父卻不再禁止,本來他的設法和李綱當月朔樣,深思著等過一段光陰,把徐衛提作華州知州,再兼個本路經略副使。可現在,曲端作為大帥,兼任了華州知州,而姚平仲也因為軍功升任陝華路經略副使,倒把徐衛的晉升空間給擠占了。
高世由是文臣出身,反倒比武臣出身的李植膽小。當即增兵火線,擺出一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架式。兩國軍隊虎視眈眈,劍拔弩張,籌辦一決高低。與此同時,大宋派出的使節星夜嫌程趕往金國境內,卻一起頻遭騷擾,截留,最後訊息全無。東京方麵苦等動靜,在第一批使節出發後不久。又派出龍圖閣侍製,假禮部尚書洪皓為使,改走河東。他先到絳州,見了姚平仲徐衛等將,直接言明“此去恐無複還之日,諸君儘力。”
姚平仲這回出來,鐵了心要建功揚威,哪能讓他這麼等閒就走了?也不知會徐家兄弟一聲,單獨命楊再興率精騎三百狂追,本身領數千兵在後,一起掩殺。向忠見追兵人少,命令反擊,可他的兵力十倍於姚希晏,竟不敵!特彆是楊再興所部,來往牴觸,如入無人之境,殺得三萬雄師始終穩不起陣腳。向忠驚怒交集,又擔憂徐家兄弟引兵來援,隻得逃遁。姚平仲仍不放過他,一向追出平陽府境,方纔調休。殺敵數千,緝獲兵器糧草無算。當李植親率雄師趕來時,徐勝徐衛業已揮師北上聲援。看得出來,小西山一戰給李植留下了深切的印象,他實在不肯與虎捷鄉軍正麵作戰,還軍入威勝,死守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