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閥_第二百七十章 確係牛人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徐衛聽罷,不由暗呼佩服,馬擴對局勢判定之切確,可謂一針見血!而這十六個字,也是字字珠璣,真知灼見。

當初,決定退守南邊時,執宰們提出了幾個備選地點。其一為江陵府,其二為鎮江府,其三為杭州。趙桓終究挑選了鎮江,究其啟事,鎮江府背山麵江,情勢雄險,又為東南重鎮。當初趙佶逃離東京,占有於東南,就曾在此逗留。隻因江淮地區“沃野千裡,郡縣千百,中都百需,悉取給焉”。是當時大宋經濟最發財。財力最薄弱的處所。並且,當初促進趙佶還朝,深得趙桓信賴的宋煥正擔負著江、淮、荊、浙等路製置發運使。是以天子再三考慮,終究挑選了鎮江府作為“行在”。

金軍很多將領,都想攻取東京。那但是大宋的都城!攻破東京,其意義天然不凡,更首要的是,東京顛末幾百年的運營,財帛物質能少麼?當時,金軍中有一種傳言,說是拿下這座城。所得金銀,遠勝兩河之地!

馬擴驀地昂首,嘴唇幾次顫抖,都冇能說出話來,最後才動情道:“子昂!若此次能得你互助,救我於萬劫不複之地,馬擴定當銘記在心!他日,必當回報!”

“那敢問兄長破局之策?”徐衛揭開杯蓋,吹了口氣,輕抿一口。

抬開端,看著對方半晌,他笑道:“本想與你作個叩首兄弟,但你現在既為招討大使,又是義兵總管,是我的上峰,此時與你結義,未免有攀附之嫌。罷,來日方長。自昭德淪陷後,我也一向深思,眼下金寇猙獰,恰是我輩中人建功立業之良機。我雖惡朝中權貴之言行,但率義兵馳驅於兩河,畢竟難以發揮抱負!子昂賢弟,恕我托大喊你為弟,非是馬某誇口,如有人能識得我這身本領,給我一個機遇,我必在抗金大業中……”

想到這一點,心中一動。也不知現在東京方麵如何樣,趙桓是去是留?如果是走,又走往哪處?陝西?江南?嗨,**阿誰閒心乾嗎,愛去哪去哪,哥現在隻體貼後院是否安穩,陝華的防務是誰在主事,以及西武備戰環境如何。金軍十一月初的時候南下,到現在疇昔一個多月了,信賴李綱何灌也忙了個差不離。隻要不呈現汗青上“富平之戰”那樣的得勝,保全陝西應當冇有題目。隻要保住這八百裡秦川,還背靠天府之國的四川,進可攻,退可守,先不說取勝,起碼立於不敗之地。固然現在間隔“川陝”的目標另有相稱間隔,但起碼有了一個大抵的端倪。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