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閥_第二百六十六章 朕意已決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金虎帳寨裡,婁宿奔出了大帳,欣喜地望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天佑我也!女真族人崛起於北地的山林當中,世世代代經曆著酷寒的熬煉,下雪對於我軍來講,可真是一個好兆頭!而宋軍大多不耐酷寒,再加上我日夜不斷的砲擊,必能沉重打擊其士氣!隻要破了平陽,我全軍快速南下,如果榮幸,或許能碰上黃河結冰!如此一來,陝西可就儘在麵前了!

老九招討河東,現在被圍在平陽城裡,也不知環境如何。李綱宣撫陝西,可他是文臣,不通軍務。何灌倒是身經百戰,但他一來資格冇法和種師中這類西軍元老相提並論,二來又與李綱鬨出反麵。陝西局勢,也讓人揪心呐!大宋立國一百七十餘年,真到了千瘡百孔,病入膏肓的境地麼?

合法圍皇城請願的人潮要散去,又有人問,西路金軍是擋住了,可東路呢?東平府都讓女真人攻陷了,離此地另有多遠,為何張留守的洛陽軍至今駐紮在朱仙鎮冇動靜?他怎地不去火線迎敵?秦檜又嘶著嗓子解釋說,徐樞密已經調了河北招安司的軍隊反對來敵,諸位不必憂愁。好說歹說,終究勸退百姓。

“人算不如天年!”原為遼臣,精通漢文明的耶律馬五提示道。

連日來,詳議司底子冇議阻敵方略,就在一件事情上膠葛。那就是官家走不走,要走,又往哪處?一軍隊主戰派大臣死力反對棄守東京,要求官家死守社稷。但更多的大臣疇前兩次金軍入侵明白了一個事理,東京實在是無險可守,與其紮在東京提心吊膽,遇事就四周調兵勤王,搞得天下雞飛狗跳,不如退守一處,從長計議。

“哦?”這話引發了婁宿的重視。轉念一想,便猜了個大抵,縱觀徐衛平常戰例,除了紫金山守橋,其他打的都是野戰,在宋軍中,他這算是獨樹一幟的。可此番,我連彆人影都冇瞧見,就全縮在城池裡了。這申明甚麼?這申明河東兵力不敷!不然。以紫金虎的名譽,他還不早就擺開步地跟我捉對廝殺了?

能夠耿南仲為代表的大臣則持反對定見,他們建議往南退,去江寧,去鎮江,去杭州,那裡都行,就是不能去陝西。並且話說得非常直白,信不過西軍!那班地痞,除了披著張禁軍的皮以外,跟匪盜有啥辨彆?如何能讓官家身陷虎狼之地?幾十萬強兵駐紮在那邊,萬一有個彆人腦袋一熱,提兵反叛,怎生了得?江南繁華富庶之所,更兼水道縱橫,女真人在馬背上了得,但你敢下水來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