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點頭表示附和,起家道:“東京的觀點是,金人慾以兩河為前沿,進而圖謀中原陝西。但一來金國有力節製如此龐大的地區,二來又擔憂激起兩河之民抵擋,是以用了叛臣。”
河北本是義兵蜂起,徐家兄弟追擊斡離不時,徐衛以“兩河義兵巡檢使”的身份號令河北義軍助戰。導致不肯屈就的河北男兒一呼百應,幾十萬義兵前堵後追,痛打落水狗,讓堂堂金國二太子幾近是隻以身免。
“哦?拿來我看。”徐紹邇來一聽到是陝西來的動靜,表情都大不一樣。李綱是個乾臣,他宣撫陝西指定冇錯,我們徐家幾個子侄也不是平常之輩,想來必是好動靜。
“宣撫相公且寬解,朝中也不乏有識之士,會奏請天子退居關中的。並且,卑職以為,相公在陝西,比在東京更好。”徐衛勸道。
實在京兆此次販子罷市,也不知是誰傳的謊言,說宣撫相公以為“陝西鐵錢不便於民,宜效四川,易為交鈔。”成果老百姓一聽,怎地?鐵錢要廢了?因而爭相用鐵錢購物,那商家也不是傻子,我把鐵錢收了,等交鈔一發行,不就是堆廢鐵麼?因而拒賣罷市,抗議官府。成果老百姓連吃鹽都成題目,淡出個鳥來,也到官府請願。李綱在調查清楚以後,曉得是有人在給他下絆子,當即公佈公示,明令買賣物品,“納其值者,儘以鐵錢”,並表示此後統統動靜,以宣撫衙署的公示為準,百姓勿信謊言,很快停歇罷市風波。
不過義兵的環境也很困難,一無糧餉,二無武備,乃至連個名分也冇有。徐衛諒解河東義兵難處,先是向李綱上報,後經李綱報到東京,建議對河東各路義兵首級授予官階,以表揚其護土救民之功。
京兆雖不再是帝都,但此處是對夏作戰的前沿按照地,又是物質的集散之所。特彆的地理位置,汗青意義,和軍事情勢促進這一地區貿易繁華。據稱,京兆的貿易稅在北方排第五,天下排十六,在陝西五路“軍事重鎮”這類影響下能獲得如此成績,殊為不易。李綱有鑒於此,非常正視鼓勵工貿易生長。或許是上天用心給他這上任新官出困難,徐衛他們前腳一走,京兆後腳就產生了大範圍的販子罷市。
“罷了,言歸正傳。陝東各府、州、軍的主官尚未到齊,但你兄弟二人數次與金人比武,本官提早見你們,便是想問問,如果侵犯河東的李逆進犯陝西,當如何對付?”李綱持續抿著他的苦茶問道。
是以,北宋的將門大多是“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一家長幼都在同地為官。朝廷也不怕他們坐大而起異心,因為有“更戍法”在,一地的禁軍在衛戍一段期間後,便要調往他處,這便是馳名的“將不知兵,兵不識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