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獎之前,有件事需得宣佈。日前我赴長安見兩司長官,已受任陝華路經略安撫使兼兵馬總管一職,改知……”徐衛的話剛說到這兒,上麵頓時炸開了鍋!好!太好了!知軍總算是扶正了!今後這陝華一起,便是我們虎捷軍的按照!再冇有人在上頭壓著!這幾年,都批示使帶領我們東征西討,大仗小仗冇少打,這個位置早該他坐了!眾望所歸!痛快!
楊彥立即將軍令傳達下去。各級軍官一傳聞徐衛返來,也是歡樂不已。當兵圖個啥?往大說,報效國度,平戎禦寇,往小說了,天然是討口飯吃,謀個出息。定戎這麼大場敗仗,招討相公鐵定是高升了,我們多少也能沾著光。是以一接到號令,各統兵官放動手頭事件,風風火火地往節堂而去。
經曆河東和定戎的一係列戰役,虎捷扣頭還是比較重的。當初兩萬出頭的範圍,現在隻剩下一萬四千多人,徐勝的同州軍一向保持在四五千的範圍,經曆此次戰役減員,恐怕就更少了。再加上曲端在耀州集結軍隊時,又把本來該屬於陝華經略安撫司節製的軍隊,如張中孚、張中彥的河中府駐軍,以及康隨的華州駐軍都調走了。也就是說,現在全部陝華路,就靠徐四徐九麾下兩萬人不到的軍隊在支撐。徐原雖率軍駐紮在華州,但畢竟是涇原的軍隊,遲早是要歸去的。是以,目前陝華的兵力明顯分歧適一個經略安撫司的範圍。彌補兵源,迫在眉睫。
“服膺大帥訓示!”又是一陣不約而同的虎吼。
“哈哈!坐吧,坐吧。”徐衛到主位坐下,眾將也順次落座。親兵遞過布巾,他擦了把汗,昂首一看,隻見上麵的將佐們個個雙眼放光,滿臉等候。又笑道“如何?都等著升官受賞?”
吳玠打趣道:“招討相公不發話,誰敢聒噪?就是放個屁,都得夾緊了。”
“不管何事,刀山火海,義不容辭!”楊鈐轄把胸脯拍得嘭嘭作響,不愧是徐衛夏津起兵的班底。
徐衛環顧一週,朗聲說道:“去歲以來,我軍招討河東,鏖戰關中,將士們奮勇搏殺,連敗金賊。兩司長官明令嘉獎,特晉升以下!王彥,擢中衛大夫,加利州察看使,充河中府兵馬都總管;張慶,擢親衛大夫,加眉州防備使,充陝華帥司‘主管機宜筆墨’兼‘乾當公事’;吳玠,擢拱衛大夫,充陝華帥司統製;楊彥擢中亮大夫,加商州團練使,充陝州兵馬鈐轄;張憲擢成安大夫,充華州兵馬鈴轄;馬泰擢和安大夫,充陝州都監;吳璘擢成和大夫,充華州都監。姚平仲另有變更,免除其陝州統統職務。本日起,虎捷鄉軍正式改成禁軍序列,一應報酬,對比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