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黃昊倒是腦筋不歇氣的想了很多,以及十好幾套各種應對的計劃,表情忐忑,倒是黃二桿子和楊老爹滿臉普通,且為了劇情需求更是把一臉的義憤填膺表示得很非常淋漓儘致,叫黃昊衷心的佩服。
但也見得,楊家堂屋正中一口香樟木箱裡,層層碼疊著一塊塊兩寸長、一寸寬,半寸來厚的銀鋌子,三千兩漕銀聽著很多,可分作麵前這般五十兩一枚的銀鋌,總計也不過六十枚罷了,恰好一口木箱便裝完了。
聽得這般打問,還是楊亭站出來答道:“昨日我等傳聞華容縣裡的萬家有些倒倉糧要脫手,便也約了東湖村的白家兄弟一道入城買糧。”
因為事不趕急,一行人走得不快,差未幾辰時末的時候便也來到五裡坡下,就也瞧著一隊楊家村人挑著裝滿麻包的篾籮,推著滿載的幾輛江州車正在坡前歇息。
翌日,天一亮楊家村人便也個人醒來,除了留下充足的人手在村中照顧農田村落以外,大半個村中的人連帶四周幾個村裡冇事湊個閒看熱烈的百姓,呼呼啦啦集結成了一股二三百人的步隊,便也押著週三兒抬著楊太公就往華容縣城行去。
事已至此,黃昊也冇甚麼好說的,不過卻俄然省起一事,忙也問道:“不知那趙棠,爹和叔伯們籌辦如何措置?”
這話聽來黃昊也是一愣,不由獵奇道:“他親身去倒庫?並且這三千兩都是他的手筆?”
當下就有熟悉的村人囫圇著把昨日的事情說了,而全部步隊也冇停頓,倉促過了五裡坡後徑直往華容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