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首趙桓講了多少次,韓世忠為軍中第一人,跟著天子早,功績大,又備受信賴,現在又是秦王之尊。
他脫口而出以後,竟然有種如釋重負的暢快感受……趙普、呂夷簡、王旦、韓琦、富弼、司馬光……這些名字,對於熟諳北宋汗青的人來講,都應當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
這玩意就是淩煙閣的翻版,到底誰能進入,乾係比天大。
一場政事堂集會,無疾而終。
韓世忠從地上爬起來,俄然獵奇道:“官家,不曉得第一第二,是誰啊?”
更何況誰都清楚,官家不太看得起太宗天子,並且確切太宗冇有拿回燕雲,反而是官家,大刀闊斧,複興大宋。
把他放進昭勳閣,要鼓勵群臣弑君嗎?
胡寅承諾,回身狼狽逃離……
趙鼎猛地吸了口氣……神采再三竄改,直到最後,似有所悟。
韓世忠倉猝道:“官家,臣一介武夫,來回馳驅都風俗了,何況臣還不算太老,身材也好,不礙的。”
趙鼎看著誠惶誠恐的胡寅,卻也扛不住他是真的胡塗了,還是成心為之……“行了,你去重新製定。”
趙汾笑道:“爹,真不是孩兒放肆,實在這事很簡樸。”
倒是呂本中輕咳道:“不管文臣武將,都要讓民氣服口服才行……吾皇擯除金賊,規複燕雲,滅亡西夏,開疆塞外,有此功績在,普通的臣子,還真冇法坐得住昭勳閣的位置!”
趙鼎白了他一眼,“還能如何樣?這事情底子就籌議不出成果……我勸你也少摻雜,特彆是太子殿下,更彆湊熱烈。”停頓了一下,趙鼎緩緩道:“我感受這個昭勳閣,內裡有大玄機!”
南北二京,對掌朝政,以北為主。
當朝諸公,特彆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臣子,誰也不敢傲慢到小覷這些人。
“有人但願把你放在第一名。”
在場諸公,無不墮入深思,禦史中丞胡銓俄然幽幽道:“如果以此觀之,隻怕昭勳閣儘是武人矣!”
“光是雍熙北伐失利,而趙普是當時的宰相,他就冇資格入昭勳閣。韓琦被李元昊打得那麼慘,他如何能入昭勳閣?他如果能入,曲端曲大王、李世輔、陳東,他們都能入!總不能打敗的人遭到祭奠,打勝的反而無緣入內吧?”
趙桓嗬嗬一笑,“這麼說,除了他們,就是你了?”
誰規定昭勳閣隻能放武將的,冇有事理啊!
“簡樸就是您老還冇有適應過來。”
是以文臣為主,還是以武將為主,兩邊爭辯不休。